专题 0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考情分析】 考纲点击  (1)维新思想 2019 年 (全国Ⅱ,28)戊戌变法 2020 年 2021 年 (全国I,28) 近代西 (全国I,28)戊戌变法期间的社会变化 (全国Ⅲ,44)戊戌变法 学传播与中国近代化 (全国Ⅰ,29)新文化运  (2)新文化运动 动 (全国Ⅲ,29) 新文化运 动 (全国Ⅰ,30)毛泽东思 (3)马克思主义在 想 中国的传播 (全国Ⅲ,30)马克思主 (全国Ⅱ,29)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义在中国的传播 (4)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高考以选择题为,偶尔出现材料解析题, 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西学东渐、 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三民主义三年未考,新文化 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毛泽东思想近三年考查较少,复习时应重点复习。 复习备考时,既要 整体梳理近代中国思想的演变历程,即西学东渐(雾里看花)、中体西用(移花接木)、维新思想(残花留 香)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芽绽放),又要从社会热点的角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让 马克思主义成为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信仰的指南。 【基本线索】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梁等人倡导维新变法、 孙中山等人追求民主共和、陈独秀等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 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 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农村包 围城市”道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凸显了:①一个主题,救亡图存;②一个方向,向西方学 习;③三个阶段,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 【思维导图】 【知识归纳】 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背景、目的,核心观点、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思想主张、历史意义。 2、列举 19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早期维新思想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3、19 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兴起的条件、主要观点、如何评价? ① 主要观点: 主张:政治——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兴民权”“设议院”) 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② 评价维新思想:A.维新思想是爱国的(挽救民族危亡)。 B.维新思想是进步的(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C.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 宣传 批判 ) 4、康有为宣传思想的主要特点?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特点:借助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把传统儒家思想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宣传 变法。 原因: ① 主观上:儒家思想仍占正统地位,可以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 ③ 康有为的个人经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5、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为之奋斗的目标。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三 民主义?如何正确理解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毕其功于一役”? 6、晚年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是什么?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内容、历史功绩和局限性?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8、新文化运动的不同阶段,宣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性质有什么变化? 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第一次:阵营:胡适与李大钊 主题:“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讨论。 第二次:阵营: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主题:“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 第三次:阵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 主题: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0、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 革命。(2)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3)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 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4)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 旧民主主义的不同,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考点及命题趋向分析】 考点一、从近代化角度审视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的学习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典例分析] 例题 1(2016·全国Ⅲ卷,29)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 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 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 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 D 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A、B 两项。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 【知识拓展】 1、正确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 (1)含义: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2)背景: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鸦片战争中中国连连失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 子猛醒,开始抛弃旧观念,关心时局。 (3)影响:①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②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打破了长期以来 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的封闭状态和“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 习的第一步。 2、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思想的特点 (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3)有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他 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3、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转型 政治 独立自主 战 前 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反封建 满族地主主导 丧失主权 战 后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民族、阶级双重矛盾 双重革命任务 汉族官僚崛起 经济 文化 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 封闭愚昧 狂妄自大 闭关锁国 自然经济瓦解 外国资本主义 开眼看世界 洋务官僚经济 向西方学习 民族资本主义 【变式训练】 1、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英国侵略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觉醒 B.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C.林则徐设立译馆,仿制西式战舰,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D.魏源、姚莹等人著书介绍世界知识 2、(2021·福建三明三模)咸丰年间,古文经学得以复兴再起,并成为学术的主潮。魏源指出,烦琐考 据是“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途”“西汉今古文本是一家,大同小异不过什一”。他提出这一观点的 主要目的是(  ) A.强调今古经学无本质区别 B.促进传统儒学的更新 C.适应晚清封建统治的需要 D.引领国人向西方学习 3、(2020·全国卷Ⅰ·28)1876 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 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表 应用科学、各种技 术 自然常 识 42.5% 基础科 学 22.8% 奇异和其他问 题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4、1876 年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因曾上书太平天国而流亡香港和英国的王韬、在上海为外商当买办的 郑观应、参加洋务运动的官员薛福成等人都对议会制度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的议会制度 有了初步了解。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限制君主权力达成共识 C.国人普遍赞同议会制度 D.中外交流促进西学传播 5、(2020·山东卷·6)1873 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 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 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考点二 从传承与创新角度命题考查近代思想的演变 [典例分析] 例题 2、(2019 江苏卷)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 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 【解题思路】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学校的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 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 D 项; 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A 项;校歌主张学习 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排除 B 项;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故排 除 C 项。 【知识拓展】 1、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了中西 文化的激烈碰撞,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2)学习过程 ① 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 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 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② 各进步思想之间体现

doc文档 专题0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5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朵 朵2022-01-3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