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课 老王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 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 1.能理清本文的写作  2.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路,概述文章的主要内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理解本文的主题。 容。 过程与方法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  1.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 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通过自由朗读、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等过程 ,学会运用诵读法、圈点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 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研习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精读,比较、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 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 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  2.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 的情操。 知识梳理 1.作者简介  杨绛,钱锺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 1911 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8 年留学英法,回国后 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长篇小说《洗澡》。 2. 写作背景 文章著于 1984 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当时正是“文革”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 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 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 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翳(yì)  干校(gàn)  骷髅(kū lóu)  滞笨(zhì)  攥着(zuàn)  惶恐(huáng)  取缔(dì) 镶嵌(xiāng qiàn)  侮辱(wǔ rǔ)  愧怍(kuì zuò)21·世纪*教育 (2)词语释义 伛:弯(腰)曲(背)。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重点梳理 【重点 01】整体感知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 “我”与老王的交往。  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明确〕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3.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  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 【重点 02】研读分析 品味老王,挖掘其深层社会意义。  1.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老王的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 老王是一个“苦”人  2.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段话言简意赅。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较融洽。  3.“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 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提示: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而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 视。】  〔明确〕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4.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  〔明确〕 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主义。 这一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5.为什么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明确〕 因为他是单干户。  6.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体现出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 顺序来写的?  〔明确〕  老王是一个“善”人  顺序:时间顺序。  7.文中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 子悄悄问”?  〔明确〕 “文革”中,作者及其丈夫是“反动学术权威”,属于“敌人”,是被“专政”的对象。从“你还有钱吗”推测, 可能还被停发工资。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8.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明确〕 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  9.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  〔明确〕 感激“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知恩图报。  10.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  〔明确〕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理解“我”不愿 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1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 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攥”“滞笨”“直着脚”说明了什么?  〔明确〕 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的身体、生活所担忧 ,也为第二天 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重点 03】质疑探究 了解作者对老王的态度,理解作者的语言,增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认识。  【细致赏读课文的主要情节,思考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出来的?】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写到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给了他钱。  作者的性格特征: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  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  〔明确〕 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调解气氛。  3.老王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照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愧怍。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明确〕 社会上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心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总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重点 04】把握主题  1.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四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 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 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2.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明确〕 呼吁我们——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 ,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 他们以善心,这样社会就会更加发展和文明了。  3.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怎样深刻的主题?  〔明确〕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 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也谈杨绛的“愧怍”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所以不可能一生中没有令自己“愧怍”的事。杨绛之所以“愧怍”,是她的一种反省精 神,更是她的勇气。错了,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这样才能鞭策自己去改正,激励自己去做善事,提升人格,以求得 良心的安宁,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材的可贵之处就是选了一些教人向善、向美、求真的文章,它是心灵的净化剂,有唯美也有凄美,有喜 剧也有悲剧。无论如何,所起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读《老王》,从对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中,可以感受 到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 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很破败,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 凄凉艰难。但我们又能深刻地感受到老王的善:“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 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他的善更表现在 ,收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 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贴近发现“愧怍”的自我,进一步解读教材,《老王》全文都是叙述,很少直接抒情,作者的情感全在平静的 叙述中,其感情不在字面上,而在字里行间。所以这种叙述是一种不抒情的抒情,而且这种叙述往往比抒情更 深沉,因为其中还包含着理性思考。紧抓“愧怍”做文章,这种愧怍有两个特点:一、这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 怍;二、这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而是“渐渐明白”的。这就是说,杨绛的“愧怍”是有一个 过程的。文章真实地再现了这种渐渐明白的过程。   杨绛起初并没有感到愧怍。一开始,作者只是一般的顾客和车夫的闲聊,渐渐显出同情。同情他的穷;同 情他的“失群落伍”、孤独;他瞎了一只眼,当然也值得同情。对他穷的同情算不得有什么太大的特色,接着说 眼睛瞎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这当然也值得同情。但又说,可能是因为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病,导致眼瞎。 这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就不太值得同情了。然而杨绛说: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 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就很深刻了,是年轻时“不老实”落下的残疾,这是得过“脏病”的证明。 但作者并不因这而歧视他,反而显示出同情。所谓同情,就是设想自己和对方一样时的感情,这样就能站到对 方的立场上感受到不幸。但在这种同情里,多多少少包含着某种宽容,而宽容就潜隐着自己幸运的意味:自己 不那么穷,自己是健康的,自己不孤独,自己不倒霉。这姿态是一种俯视。   这是作者对老王的感觉的第一阶段——对一个不幸的人,一个外表上不美,甚至有些丑的人,给予同情和 宽容。这时杨绛对老王的理解中包含着庆幸,还谈不上尊敬。   接下去对老王的感觉就突破同情了。老王送冰,量多价等,不欺负好欺负的主顾,是“最老实的”,这就改变 了前面一段所说给人印象——他眼瞎了一只是因为年轻时“不老实”。老王送病人到医院 ,却不肯收费,原因是 他怕在“文革”劫难中的作者没有钱。这就是说,老王非常“同情”作者。此时作者对老王的感觉,就不仅仅是同 情和宽容了,而是有一点刮目相看,有一点被触动。

docx文档 第11课 老王-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帮帮帮(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炫耀伱の羙2023-01-2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