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4 评述类非选择题 1.(2021·山东德州高三上学期期中·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 世纪 70 年代,清政府内部开始了一场“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是主张“海防”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 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还提出 : “日本则近在户阈,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久之患。”他认为新疆悬远,去之不为不可,主张将塞防之饷移 作海防之饷。左宗棠是主张“塞防”的代表人物,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是 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他认为加强塞防,“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 构衅于东南”。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但其侧重点在西北塞防。 清政府则一面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主持加强东南海防,一面于 1875 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 疆军务,新疆得以收复。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 ——据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海防”与“塞防”之争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解析】 ① 审题目:对“海防”与“塞防”之争进行评述,符合评述类讲解的题型。 ② 想方法:是什么(叙述史实)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样(得出结论) ③ 析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朝廷对李、左二人见解的 态度、李、左二人见解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三个方面组织答案。 第一步,分析时代背景,据材料“19 世纪 70 年代……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 构煽……新疆得以收复”可得两次鸦片战争后,国内农民起义接连不断,19 世纪 70 代后,俄国、英国、法 国、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在此背景下,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海防”与 “塞防”之争。 第二步,总结二人主张及朝廷的态度,据材料“一国生事,诸国构煽……日本则近在户阈,伺我虚实, 诚为中国永久之患……主张将塞防之饷移作海防之饷”可得李鸿章注意到列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威胁,特别 是日本侵略的危险;据材料“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俄人不能逞志于西 北”可得左宗棠强调安定西北的必要,提防沙俄的侵略野心;据材料“清政府则一面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主 持加强东南海防……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可得清政府对李、左二人的主张皆予采纳, 一方面加强了海防建设,同时又在新疆设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控制。 第三步,对李左二人见解进行评析。一方面,二人对于外来侵略皆保持高度警醒,并各自给出了解决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二人都未从全局角度来看待外来侵略,其出发点着眼于本人防区或 本集团利益。作答时,注意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切记简单罗列史料,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即 可。 【答案】 示例: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19 世纪 70 代,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在此背景下, 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 塞防论者强调安定西北的必要,提防沙俄的侵略野心。海防论者注意到列强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威胁, 特别是日本侵略的危险。两者都体现出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清政府官员对于当时中国面临局势的清醒认识, 对于外来侵略的警醒,并各自给出了解决方案,有其积极意义。在这一争执之下,清政府一方面加强了海 防建设,同时又在新疆设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但两者又各有局限,如李鸿章认为可以舍弃新疆,左宗棠认为“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构衅于 东南”,这些都是错误的。而且,清政府最终也没能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20 世纪初,彻底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2.(2021·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中·1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 年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1954 年,胡绳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 分期问题》一文,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叙述框架:开端于 1840 年鸦片战争,下限为 1919 年五四运动, 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此后,戊戌维新因“改良”而逐 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彻底性”而评价低落,只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标 杆而成为研究热门。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农民战争评 价问题等。1979 年,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生产斗争、科技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这一主张得到广泛支持,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人们注意到中国近代史还存在 着另一个过程,即追求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 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据王建朗《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 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解析】 ① 审题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进行评述,符合评述类讲解的题型。 ② 想方法:是什么(叙述史实)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样(得出结论) ③ 析思路: 第一步:阅读材料,材料主旨是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近代史研究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特点, 且都对当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 观点。 第二步:从阶段特征、时代环境及各自影响三个角度分别进行论述。据材料“1949 年以后……‘三次革命高 潮’为主线”“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只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标 杆而成为研究热门”可得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近代史研究偏重革命史,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巩固新生的人 民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之后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这影响了学界对若干历史事件的客观评 价及历史学科的全面建设;据材料“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随着研究视 野的开阔”“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可得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心、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代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更加客观、 全面,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 第三步: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 【答案】 论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近代史研究 以革命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偏重政治史、革命史;改革开放以来,突破革命史观的局限,研究视野更加 开阔,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阶段差异的原因有:新中国成立之初,近代史研究主要服务于巩固 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之后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在思想解 放、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和“双百”方针恢复等因素的影响下,得以迅速发展。 不同阶段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历史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影响了若 干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及历史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更加客观、全面。历史研究深受时代环 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特征明显,影响重大。 3.(2021·山东聊城高三上学期期中·20)(12 分)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 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最新数据,联合国 2010 年年底公布了 2010 年度多维贫困指数,按照新的标准,2011 年全世界又有 3 亿人加入贫因者行列,全球贫困人口增长 21%,超过 17 亿人。贫困人口几乎占当今 70 亿 人口的 1/4。因此饥荒也已经成为全球意义上贫困的符号,并且将会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符号。 ——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 材料二 过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 10 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 方向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从现在起到 2050 年,为养活预计超过 90 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 70%。粮食不应当用作 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注重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 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不足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 1996 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 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1978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 30476.5 万吨,2018 年达到 65789.2 万吨。——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 16 页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消除饥饿和粮食安全”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 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12 分) 【解析】 ① 审题目:围绕“消除饥饿和粮食安全”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符合评述类讲解的题型。 ② 想方法:是什么(叙述史实)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样(得出结论) ③ 析思路: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材料二“我们注重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 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 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可把论题定为消除饥饿和维护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各国坚强协作共同应对; 第二步: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可以从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应对粮食安全的措施、联合国的作用、中国的作用等方面阐述; 第三步: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升华印证主题,可以上升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 题。可以突出中国作用,树立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体现时代性。还可以说明发展高新科技农业的价值,认识 现代农业在人类

doc文档 专题04 评述类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步骤突破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一目了然2021-12-1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