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06 学习表现手法,体会文段作用 【考点知识讲解】 一、表现手法 (一)知识梳理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 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 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 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 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 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 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二)答题方法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应该联系文章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不能架空分析。揣摩 赏析表现手法,既要考虑表现手法的本身作用,还要考虑对于文章表达效果和结构的作用。 二、句子语段的作用 (一)知识梳理 1.内容上 (1)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 (2)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 … 2.结构上 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 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 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 使文章留有余味。 3.写法上: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设悬念…… 4.修辞上 举例:(1)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的作用? 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景物描写的衬托铺垫作用) (二)思路点拔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语境意义和双关意义。对于句子的作用, 可从其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若是景物描写,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 用,若是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主要是突出人物某方面的思想性格;如果是议论句, 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是抒情句,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情 感倾向即可。 (三)答题技巧 (1)理解各种表现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①悬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作用: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②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作用: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③伏笔。在文章的前面预先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 出暗示。作用: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④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作用: 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⑤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 念、思想或感情。作用: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⑥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 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⑦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 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对比、照应、悬念、伏笔、铺垫、欲扬先抑等技 巧,都讲究的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构思之妙。(3)从文章的主 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 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 技巧。 题型 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1)首段常见的作用:包括统摄全篇,总领下文;开篇点题,点明中心;引出下文,行文巧 妙;欲扬先抑,形成对比;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 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2)结尾段常见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深化主题,升华感情;提 出问题,引起思考等。 (3)中间段常见的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衬托铺垫,照应前文;扩展思路,具体展示;丰富内涵, 深化主题等。 题型 3:选文(段)使用了哪种人称?有什么好处? 答题技巧:(1)第一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2)第二人称(你),便于感情交流, 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3)第三人称(他,她,它),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 议论。 【典型例题分析】 (一)乡土的篱笆 ① 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 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 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 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 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 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 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 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 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 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 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 彩斑斓的诗!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 耳畔再听着脍炙人口的评书,那真叫一个“爽”,真叫一个“静”,有声胜无声,心静胜境静!农家人醉心的就 是这种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 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④ 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篱笆邀来阳光和清风,也邀来了各种青葱的 植物。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 家庭主 妇们喜欢在篱笆边种些季季草、细粉莲、芍药、美人蕉等花卉。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 起潮涌,姹紫嫣红,缤纷绚丽,令人留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 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 一缕炊烟、一片红白蓝相间的芸豆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把庄户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 的田园诗。目睹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 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 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⑤“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 晨迎朝霞,暮送斜阳,应验了郑板桥“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的浑 然忘我情怀和傲骨。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 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这样 的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动,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胸襟里脉动、奔涌、 狂舞;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 1.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 【答案】就地取材(随处可见);透光通风;不挑地不挑人(随遇而安);朴素高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 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 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晨迎朝霞,暮送斜阳”等句子概括即可。 2.【考点题型】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答案】开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乡土篱笆的悠闲恬静;引起下 文;为下文作者赞美乡土篱 笆做铺垫(为下文抒发感情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第一段的作用。要先熟知第一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 开篇点题,交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点明主旨等;结构上,统领 全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情节等。本文第一段内容上,“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 浮躁”与“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乡土篱笆的悠闲恬静 ; 结构上,引起下文对乡土篱笆的描写和赞美。 3.本文语言生动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 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夏夜篱笆边安谧、祥和、温情的画面,表 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 句子的这一特点及内容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唯嗎絮语”,分别运 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依据修辞手法作用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进行答题。“习习微风”“小夜曲”“轻轻的、柔柔的、甜 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等词句,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夏夜篱笆边安谧、祥和、温情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②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答案】“融化”原意指冰、雪等变成水,这里指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思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里化解了,表 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要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解答,要理解词义,尤其是语境义, 如“融化”一词,结合上下文“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等词句可知,这里指浓浓 的化不开的乡思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里化解了,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答题模式是:“… …”一词(等词)是指……(语境义),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人物……的情 感。

doc文档 考点06 学习表现手法,体会文段作用-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好题精练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9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伊人一人2023-03-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