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公元前 770~公元前 221) 课标要求: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 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导入:雅斯贝尔斯在 1949 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 ,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在那个 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这几个地方 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实现了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春秋战 国时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春秋五霸”,卿大夫专权。 材料:据《春秋》所记,自鲁隐公到哀公的 240 多年,列国间爆发的大小战争约有 480 余次,朝聘会盟也有四百几十次。孟子云:“春秋无义战”,论其实质,都是大国霸主对弱 小国家的侵占、掠夺和兼并。经过齐、晋、楚、秦等大国轮番的争霸战争之后,处于大国 周围的许多小国相继被灭:齐国兼灭了 30 余国,成为东方的大国;晋国兼灭了 20 余国, 成为中原的大国;楚国兼灭的国家最多,达到 40 余个,成为南方的大国;秦向西兼灭 10 余国,成为西方的大国。其他鲁、宋、吴、越等,也各灭数国。春秋初的 140 余个诸侯国, 到春秋末,仅留下齐、楚、晋、秦、越、燕等数个强国,以及宋、鲁、郑、卫、蔡等小国 大国的称霸和兼并,拓展了中国的疆域,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 基础。——王家范等人著:《大学中国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P96 材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战国七雄”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 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 泯然道德绝矣。——《<战国策>书录》 2、华夏认同的初步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材料 1:“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思: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 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 材料 2:“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意思: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 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春秋》 解说:纵览春秋时代的历史,民族间的融合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周边民族 内扰中原列国;二是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势力对抗;三是因政治等原因实施的联姻和结盟 行动;四是各民族部落的消亡或屈服,完全融入各国。——顾德融 朱顺龙:《春秋 史》P277 ①表现:蛮夷戎狄产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 材料:由于“四裔”和华夏族在经济、文化上的趋同,为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社会基础。到 春秋后期华夏和夷狄之间的界限已很难区分,大国争霸最初以“攘夷”为口号,但到中后期 属于“夷”的楚、吴、越却成了中原诸夏的霸主国。在不断的兼并战争中,华夏族和非华夏 族的大国征服了许多“四裔”的族国,至春秋后期,中原地区戎、狄、蛮、夷的名字逐渐在 地理上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主要原因。——顾德融 朱顺龙:《春秋 史》P277 ②作用:增强了华夏族的活力,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原因: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建。 (2)表现:农业的进步,工商业的繁荣,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的兴起,富商大贾的 出现。 材料 1:至迟到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已经确立起一种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农业发展模 式——以多锄多肥、精耕细耨为特色的劳动力高度密集类型的集约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与 耕地复种指数之高,是这种节约农业突出的两大显著优势,世界其他地区的传统农业均莫 之能比。——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三联书店 P134 材料 2: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 3、变法运动——商鞅变法(BC356 年) 商鞅(约 BC395~BC338 年),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商 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 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 担任国相治理国家“ ,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 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 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 有立即离开魏国。 公元前 338 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 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 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这就是“作法自毙”的故事。商鞅想到 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 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 其尸身被带回咸阳, 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1)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 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 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解说: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商鞅变法措施中“开阡陌,废井田”一条解释为确立土地私有 制,允许买卖。比如翦伯赞先生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商鞅)又下令废井田,开阡 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当今许多学者研 究指出,此说并不符合战国历史的实际情况。战国时各国都要加强君权,君主和国家势必 要把土地牢牢地抓在手中,这样才有富国强兵的物质支撑。如果推行土地私人占有,就削 弱了君权的经济基础,很容易形成国家的敌对势力。于是当时各国君主推行的非但不是土 地私有,反而是土地国有,国家以“行田”“均地”“分田”等名义跨过各层贵族直接授田给农民 , 学者们称为授田制。 (2)作用: ①特点: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 变法。 ②积极: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解说:传统观点认为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推动了奴隶制社会 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在鄙人看来,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商鞅变法的实质应该是一 场军国主义改革。其目的就是把秦国变成一个大军营,使秦国成为一架恐怖的战争机器。 比如,“废井田、开阡陌”和重农抑商是为了给军队提供战争物资;建立军功授爵制,废除 世卿世禄制是为了鼓励人们勇敢作战;实行什伍连坐法、严刑峻法、轻罪重罚是对社会进 行军事化管理。正是由于商鞅军国主义式的改革,才使得秦国军事实力猛然增强,秦军被 人们视作“虎狼之师”,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第一大国。 三、孔子与老子 1、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年)——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材料 1:“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 为“相礼以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敢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 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材料 2: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生平:公元前 551 年,孔子出生于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 裔、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父亲是叔梁纥,官职为陬邑大夫,是鲁国 出名的勇士,身高九尺三寸(今 1.9 米以上),臂力过人。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 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说法为孟皮小时候爬树摔下来)。在当时的情况 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在 72 岁时娶 18 岁的颜征在。由于孔子刚出生 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 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 3 岁时,叔梁纥病 逝,孔子由于年龄尚小,不能继承家产,家境相当贫寒。15 岁学习礼乐,每事问,好古敏 求。17 岁时,孔子的母亲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孔子抚棺痛哭失声!19 岁时孔 子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事无大小,均能做到 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由于孔子极为聪明好学, 20 岁时候,就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30 岁时创办私学,广收学生。50 多岁时,被任 命为鲁国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但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 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54~68 岁,孔子周游列国 14 年,先后到卫、 陈、宋、蔡、楚等国,但政治主张不能适用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未被采纳。前 484 年,孔子 68 岁,返回鲁国,献身文教,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 479 年,孔子逝 世,终年 73 岁。众弟子为其服丧 3 年,子贡为孔子守坟 6 年。 (2)主张与贡献: ①核心: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 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材料:一部《论语》,“仁”字总共出现过一百多次,但每次讲解都不完全一致,其内涵与 外延宽泛而多变。孔子一生中说“仁”最多,除主张在政治上行“仁”,即减轻剥削外,还把 “仁”当做一种道德规范,用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把“仁”当做一个人最高的思想境 界和办事法则,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王家范等人著:《大学中国 史》 材料:弟子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子贡问“仁”,孔子曰:“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论语·颜渊》)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行(恭、宽、信、 敏、惠)

doc文档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鹿鹿天然呆2022-06-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