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训练 03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夏天,莉莉从冰箱冷冻室中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她用吸管搅动 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发生了凝华现象 B.水发生了凝固现象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动 D.水的比热容较大 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夏天使用电风扇时人感觉凉爽,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C.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遇冷吸热液化形成的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汽放热汽化形成的 3.2018 年初,安徽各地普降大雪,造成学校停课。下列有关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雪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吸热,因此室外温度降低; C.人们在积雪上撒盐是为了使积雪的熔点降低; D.熔化后的雪水逐渐减少是升华现象 4.2021 年学生学习期间,为加强预防新冠病毒,学生进出校园时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但是容易使 眼镜“起雾”给学习带来不便。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B.“雾气”其实质就是水蒸气 C.冬天佩戴口罩眼镜不容易出现“雾气” D.自加热镜片可以防止“雾气”生成 5.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 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6.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铁 1535 275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用酒精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可以测量我国全国各地的气温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铅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9.如图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 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10.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 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11.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液化生成的小水珠 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 a 图线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 量增加,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 14.在海韵城的谜海新派海鲜餐厅中,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 因为干冰 ______成气态(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 的水蒸气 ______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16.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 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 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 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__ _____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 三、实验题 18.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______,该物质的熔点为 ______℃; (3)在第 6min 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 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这是因为 ______。 19.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 8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 所示: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t/min 水的 温度 T/℃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 T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______; (3)实验计时的第 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______所示。 四、简答题 20.夏天,刚从游泳池中出来,让风一吹会感到很凉,为什么? 21.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 的。 (1)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2)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五、综合题 22.阅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这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 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 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时期。按照各个节气所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划分 为以下 3 类:天文类、气候特征类和物候现象类。 按天文类是如何划分的呢?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 的夹角在不断变化,如图甲所示,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也叫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太阳高度越大, 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 90°,辐射强度最 大。如图丙所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达到赤道和北回归线时,分别是春分和夏至;由北向南达到赤道 和南回归线时,分别是秋分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按天文类划分的,表示每个季节的开 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情况;雨水、谷 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反映了水蒸气的液化、凝华现象,也反映 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 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从事相应的农业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高度越大,光束越集中,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就_________; (2)“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 (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 (3)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夏至 B.白露 C.大雪 D.霜降 (4)根据文章,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过程中,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应 是气温逐渐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5)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的地表上太阳辐射的强度越小 B.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C.谷雨节气是按照物候现象进行分类的 D.从白露、寒露到霜降三个节气反映的气温依次升高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冰块吸收矿泉水的热量,温度升高, 矿泉水温度降低,降低到 0℃发生凝固,使原来的冰块“粘”到一起了,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2.A 【解析】A.熔化是吸热过程,冰袋中的冰熔化时吸热,达到给高热病人降温的目的,故 A 正确;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加快了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 用,所以人感到凉爽,故 B 错误; C.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C 错误;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D 错误。 故选 A。 3.C 【解析】AB.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AB 错误; C.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在雪灾时在路面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使雪熔化的更快,故 C 正确; D.熔化后的雪水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 C。 4.D 【解析】AB.“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液化过程放热,故 AB 错误; C.冬天,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镜片容易变模糊,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 C 错误; D.水蒸气液化需要放出热量,自加热镜片的温度高,可以防止“雾气”生成,故 D 正确。 故选 D。 5.D 【解析】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凝固形成的,因为冰是晶体,因此从图 中找出晶体的凝

doc文档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综合复习训练03 物态变化

教育频道 > 初中 > 物理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溫暖如初2022-09-0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