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 3 分,共 60 分) 1.某校开展了一次有关“原始社会生存状况”的研讨,假如你参加此次研讨活动,你认为在原始社会早 中期能够见到的生活状况有 ① 人们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相关劳作 ② 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 ③ 个体劳动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④ 氏族长拥有高度集中的管理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思考的切入点是“早中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普遍使用打 制石器进行劳作,①正确;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故人们之间存在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关系, ②正确;个体劳动取代集体劳动主要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排除③;原始社会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管理集 体事务,不存在集权现象,排除④。选 A。 2.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A.氏族长和氏族成员 B.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D.氏族贵族和战俘 【答案】B 【解析】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氏族长全靠 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与氏族成员之间不是阶级对立关系,A 项表述不准确。C 是 第二个阶级社会出现的,不是第一次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因此排除。D 是原始社会的,而原始社会不是 阶级社会,因此氏族贵族和战俘也不是两大对立阶级。本题正确答案是 B。 3.商朝的奴隶主统治很残酷,常常把奴隶当作牲畜一样屠杀。他们屠杀奴隶祭祀神灵和祖先,叫做 “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做“人殉”。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① 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②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可调和的 ③ 阶级压迫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④ 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而无法得到生存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认知。通过材料可知,奴隶归奴隶主所有,毫无人身自由, ①正确;材料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③正确;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排除②;奴 隶是主要的劳动者,排除④。选 B。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中 反映的农民生存状况的根源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 D.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剥削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归地主阶 级所有,通过对土地的占有,从而实现对农民的剥削,故答案为 B。反映剥削制度的根源要从生产资料所 有制角度分析,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只是影响因素,不是根本决定因素,排除 A、C、D。 5.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 、 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 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 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 ③ 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 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社会中劳动者占有一部分土地,排除①;农民除了缴纳地租 外,剩余的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排除④;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可见地主通过对土地的占有而剥削农民, 故②正确;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交纳地租,故③正确。选 C。 6.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没有改变其生产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 A.没有改变剥削的实质 B.没有改变社会的主要矛盾 C.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矛盾 D.没有改变生存资料私人占有制 【答案】D 【解析】这是原因类选择题,而且限定“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与人的关系、 决定产品分配方式,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资本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源,D 正确。A、B、C 不符合要求。 7.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以至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生产关系演变的结果 C.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的结果 D.阶级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本题审题要抓住“根本”两个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根本的决定因素。B、C、D 都不符合题意。 8.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 13~14 世纪时, 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 15 世纪最后 30 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 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的条件是 A.获取大量的货币资本 B.获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土地,资本家获得了大量的自由 劳动力,故答案为 B。 9.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③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④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非表现;④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方面的表 现,而不是经济方面的表现,故排除;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10.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 ① 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 ② 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 ③ 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 ④ 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 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它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 运,故①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故 ②正确;资产阶级不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排除③;生产资料不会自发向工人阶级转移,排除④。选 A。 1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其原因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 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③ 主张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④ 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 图。他们强调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 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③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1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它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答案】C 【解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 为“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故 C 项正确。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马克思的《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与题意不符,排除 B。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不是 仅局限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排除 D。 1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要求建立广阔的、统一的国内市 场,而在封建政权的统治下,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封建割据严重阻碍着自由贸易。材料 说明 ① 封建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资本主义优势的充分发挥 ②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③ 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④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经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 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 碍,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排除。 14.我们能够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读到的理论是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② 要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实业制度” ③ 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领导阶级 ④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 体,明确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故①③正确;②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排除;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排除④。选 B。 15.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 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① 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 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 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阶级基础。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①正确;工人运动的实践表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故②正确; 工人运动不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验证,排除③;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排除④。 选 A。 16.1848 年 2 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 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 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

doc文档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关测试】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单元复习(统编版新教材必修1)

教育频道 > 高中 > 政治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无力作恶2022-06-2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