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热点 1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 就 1、近五年高考考查情况 2021 年:新课标全国甲卷高考·4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山东卷.8 新中国建立 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21.6.浙江卷.14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浙江卷.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020 年:江苏卷第 12 题考查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全国卷Ⅰ第 41 题考查中德关系的发展, 浙江卷第 26 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浙江卷第 26 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我国在 21 世纪的外交成就。 2019 年:江苏卷第 12 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北京卷第 12 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浙江卷第 12 题考查北京成为首都,浙江卷第 31 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浙江卷第 32 题考查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 2018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 30 题考查村民自治,全国Ⅲ卷第 30 题考查中共八大提出新中 国的法制建设,天津文综 10 题考查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全国Ⅰ卷第 30 题考新中国查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江苏卷第 12 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浙江卷第 17 题考查“万隆精 神”。 2017 年:天津高考·13 中国民主制度的曲折发展;浙江高考·1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 国代表团参加 1955 年万隆会议;浙江高考·3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55 年万隆会议 2、考查角度 (1) 命题可能继续注重创设新情境,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也可能将中国民主化 、 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还可 能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背景下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 (2) 命题有可能联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热点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 义;也可能从和谐世界构建、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热点角度,考查现代中国外交发展阶 段特点、政策及成就。 3.复习对策 一、复习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应当紧扣一条线索,一大特色、两个文件、划分三个 阶段、掌握五个方面、注意两个结合。 1.紧扣一条主线索,即 1949 年以来中国的政治建设。 2.一大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3.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 1954 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4.三个阶段:建国之初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构架的创制,“文革”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扭曲和 民主进程的断裂、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进展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的 伟大意义。 5.五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五个方面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质。 6.注意两个结合,一是现实性与政治性结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成就,既是 历史过程,也更是现实运动,梳理政治建设的成就与挫折、祖国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是非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待深入、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二 是将科学性与政治性结合,既要充分肯定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及成就,也要实事求是地指 出曾经的失误,但不能脱离国情。 二、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时,要注意掌握一个基本方针、三个阶段、三个政策、外交政策制 定的出发点、重大成就。对于重大成就,可采用列表的形式来复习。 一个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三个阶段:即 20 世纪 50 年代初登国际舞台、70 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全面走 向世界。 三个政策:“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三个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国家实力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做出重大调整。 重大成就: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日内瓦和万隆会议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热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借 鉴西方民主成果,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人 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 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是这一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 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符合中国的国 情和历史传统。 【知识框架】 人民政 协召开 背景 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时间、 1949 年 9 地点 月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和新中 内容 国诞生 开国大 表大会 制度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方式 典 人民代 北平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4 年 内容 第一届 特点 人大召 开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 志 性质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作用 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 法律保证;宪法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 积极性 新时期得到完善 中共领 初步建立 导的多 发展新阶段 党合作 和政治 文革遭破坏 协商制 度 民族区 域自治 进一步完善 19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6 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 战线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到严重破坏 1982 年“长期,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开始实行 1949 年的“共同纲领” 发展 载入 1954 年宪法 健全 1982 年宪法 制度 1984 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知识拓展】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①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 80 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包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② 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都是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 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几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③ 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现实要求。 ④ 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既适应我国基本国情 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⑤ 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完善,一方面在于先 进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热点二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必背知识】 独立自主的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交方针 打破帝国主义 孤立、封锁中 建国一周年时,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 英国、荷兰等 8 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的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目的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日内瓦 步入世界外交 舞台 会议 万隆会 议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时间:1954 年 4 月 意义: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起了积极作用 时间:1955 年 4 月 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 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 化 中日邦交正常 化 原因 标志 意义 进程 进程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72 年 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8 年 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 年 中美正式建交 1972 年 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973 年 中日两国互派大使 1978 年 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关系的正 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常化与中日建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 交的意义 局面 新时期外交政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策的调整 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开展以联合国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为中心的多边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外交 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活跃在地区性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组织中 【知识拓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平等性: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新中国 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2)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策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一 种强烈的革命性。 (3)结盟性:“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2.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 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搞 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 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

doc文档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高频考点复习学案—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33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蓝天下头的女孩2022-08-2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