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021 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对中华民族来说,牛是刻苦、踏实、坚韧的象征,深受 中国人民喜爱。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 书记用三种“牛”的精神,为中国今年的奋斗状态奠定了基调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 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发扬“三牛精神”有利于(  ) ① 直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力量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 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全更新 ④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1 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的歌舞节目《唐宫夜宴》,成功运用了 5G+AR 的技 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穿插妇好鸮尊、《簪花仕女图》等国宝的展示,再现了 唐朝少女们夜宴的演奏过程,该节目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这表明(  ) ①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 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是增 强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在 2021 牛年新春之季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 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综合运用环幕投屏、 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 了“故事讲述场”。该节目的创作和播出(  ) ① 根本动力在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②能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 ③说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④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 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 年,辛丑牛年。牛在先民告别“刀耕火种”进入“有史以来”的文明社会过程中, 助过一臂之力,人们遂称牛为“仁畜”,牛文化也随之产生。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有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有朱自清的“老牛以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以牛为标,化牛入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我国的 “牛”文化( ) ① 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②体现出了奋斗创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 ③传递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 ④促进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据 2021 年 3 月 20 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 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 6 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 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考古新成果的发布,让神秘的古蜀遗址备受瞩目。下 列新闻宣传与三星堆遗址相符的有(  ) ① 品古蜀传统,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守民族瑰宝,保护中华文明重要标志 ③ 溯三星根源,赋予古老文明以新内涵 ④观地域特色,懂得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原创民族舞剧《粉墨春秋》在布鲁塞尔上演。该剧通过 3 个年轻人在梨园“喜顺班” 学戏的经历,将京剧唱念做打的技艺、杂技和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欧 洲观众和旅居海外的华人献上一场视觉盛宴。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 促进中欧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②世界各国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相互整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0 年 12 月 1 日上午 9 时,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了 “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马首铜像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以精炼红 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神态栩栩如生,毫发毕现,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由此 可以看出(  ) ①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② 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在融合中发展 ③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④ 要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文化生命力坚定信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更好展示党的发展历程,国家文物局实施 了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旧址对外开放等活动,推出了建党百年线上线 下主题展览,推介了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等系列工程。不符合开展上述工程积极意 义的是(  ) ① 激发爱国热情,传承民族精神 ②继承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创新传统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④推动文旅联合,弘扬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1 年 2 月 20 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 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  ) ① 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在新征程中筑牢信仰之基 ②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坚定“四 个自信” ③全面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④保持团结统一,是共产党人 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1 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牛起来》《山水霓裳》等创意类节目一亮相就带给观 众惊喜,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些节目呈现方式炫酷新颖,打破原有观看方式,采用 AI+ VR 裸眼 3D 演播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旅程。这表明(  ) ① 大众传媒显示出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 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 文化创新能使民族文化充满活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1.北京市海淀区以“书香飘海淀阅读 E 起来”为主题,依托本地优势,搭建全民阅读 服务平台,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图书馆融合新路径,创新阅读 模式,提升阅读体验,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文化氛围,惠及广大群众。 这说明(  ) ① 阅读新业态有利于满足公共文化需求 ②阅读模式创新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前提 ③ 开展文化活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阅读体验是评价文化影响力的客观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0 年 11 月 27 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 承条例》,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精 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有利于(  ) ① 保护和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②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使文化与政治相 互交融 ③传承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弘扬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创造美 好幸福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让千年文物重现风采,为残损器物恢复原貌,给古老遗址找回昔日光华……文物 修复师们秉持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修复文化的过程,不仅是在延长文 物的生命,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文化中蕴含的科技与历史、记 忆与技艺的过程,是提炼文化基因的过程,使我们更认同、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体现了 ( ) ① 文物体现历史,文物是民族血脉和灵魂 ②通过文物修复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在文物修复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④在文物修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1 年 2 月,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第一期和观 众见面的典籍是《尚书》,《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记载着尧舜禹、夏 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被称为“政书之 祖,史书之源”。今天,国人读典的主要价值在于(  ) ①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② 体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③激发文化共鸣,将中 华民族厚重的精神智慧内化于心 ④跨越历史时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潮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21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 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教育(  ) ① 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传递和创造先进文化的源泉 ② 是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革命文化的根本途径 ③ 意在用党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中国力量 ④ 要求共产党人铭记初心和使命,学思践悟、奋发有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封市现有博物馆 32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6 家、行业博物馆 5 家、非国有博物馆 21 家,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主体多元、结构优化、地域文化 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新建的 5.4 万平方米的开封博物馆新馆,是目前河南 省建成且对外开放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级市博物馆。开封博物馆和 行业博物馆收藏文物近 10 万件(套),年举办专题展览 50 个,年接待观众近 150 万人次。遗 产亮起来,文物活起来,成为古都开封新的风景线。 结合材料和《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开封市推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功不可没。 今天,中医在“抗疫”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 球“抗疫”提供了“中国处方”。中医依据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免疫功能的机理,追求机体 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健康、统一,使得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实 验室指标,缩短病程,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了独特优势。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 验,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 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和《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docx文档 专题九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专题提升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教育频道 > 高中 > 政治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陌人╮2022-01-0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