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 2022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诗意被认为是一首诗最重要的元素,诗人写诗,都是要追求一个诗意。作家废名在强调旧体诗与新诗 的区别时说:旧体诗因为形式是新的,怎么写都可以,都是诗。而新诗,因为形式是散文的,所以必须有 一个诗意,再将文字组织串联起来。 那么,什么是诗意?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阐述,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其实,诗的 表达,就是一种修辞技巧。《现代汉语大词典》又补充解释:诗意,就是诗的内容和意境。诗,说到底, 就是以修辞手段建构的诗意。 中国古典诗歌有自己独到的诗意呈现方式,那就是对“情境”的强调。以情造境是古代最常见的修辞手 法,所谓“寓情于景”,微博橙子辅导评价王维的诗歌短短几句,看似内容单调,实则是以情造出了一个“境”, 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还有“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 , 白鹭惊复下”,都独自构成了一个个清静自足但内里蕴含生意的世界,是一个个完整又鲜活的“境”。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更是非常普遍的诗歌技巧。境,可以理解为古代常说的“景”,也可理解为现代 诗学中的“现场感”,即具体场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湎于安闲适意之境,心中惬意溢于 言表,而其“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目睹万物之欣欣向荣,内心亦欣喜复欣然;杜甫的《春望》:“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耶景耶,难以细分,情景皆哀,浓郁而深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 情。”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现代诗对情的理解,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除了情感,还有情绪、情形、情况。 现代诗里的情绪有时是故意渲染、夸大和铺张的,铺张到甚至铺天盖地。情绪不同于情感,情绪更加 个人化,是对当下现时的行为过程的具体体验。现代诗多侧重写情绪,写个体情绪的即时发散、渗透和蔓 延,因此修辞也呈现出个人独特性。 比如,同是写现代人的孤寂之静,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所阿的写法是:“世界上所有人迹罕至的寂 静,此刻都跑来跟我坐在了一起”,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瑞典诗人托马斯 ·特朗斯特 罗姆则如此写,飞机在降落时,“直升机嗡嗡的声音让大地宁静”,很有现代感,突出飞机降落时的轰鸣与 人内心渴望回到安稳大地以求安心的对比;特立尼达岛的诗人德瑞克·沃尔科特的诗句:“暮色中划船回家 的渔民,意识不到他们正在穿越的寂静”,既肃穆又迷蒙,还有某种梦幻感,仿佛一幅印象派的画……这些 诗,都将各自感受到的情绪渲染到极致,突出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这是一种现代诗的诗意。 无论情感和情绪,都有情的要素与元素,“情境”这一概念完全可以借用于当代诗歌创作。在全球化背 景下,在时空急速运转变化的时代,截取诗意和保存诗意更显必要。 上述对诗的认识和理解,是我理解和创作诗歌的一个基础。当代生活由于移动区域扩大,空间感和时 间感都改变了,细节、具体场景、瞬间感受,都可以作为一个个情境单元,成为诗的主题和关照对象。 比如我有一首短诗《抒怀》,是和一位友人谈论各自理想的,我只是在一个具体语境中把眼前所见和 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但因使用了一些特别的修辞手法,就呈现了独特的诗意。全诗如下: 树下,我们谈起各自的理想 你说你要为山立传,为水写史 我呢,只想拍一套云的写真集 画一幅窗口的风景画 (间以一两声鸟鸣) 以及一帧家中小女的素描 当然,她一定要站在院子里的木瓜树下 这首诗完全是白描手法,把和友人的谈话和情景还原,把此时此景、此情此感加以固定。其中,“间以 一两声鸟鸣”使用了旁白手法,使这首诗显得鲜活,有人,有景,还有声,不只是一幅画,还成为一出小小 的情景剧。 以诗的方式保存情感、感受和意义,截取一个个“境”,以诗的方式做现实的切片,来储存一切,并使 之永远保留。诗的方式,就是修辞方式。 (摘编自微博橙子辅导《通过修辞构造诗意》)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旧体诗的诗意来自体式优势,造境只是加强诗意,新诗需要修辞来弥补体式的不足。 B.新诗的形式是散文的形式,只有摆脱这种形式的影响,新诗的诗意才能够得到保证。 C.中国古典诗歌通过情景关系的建立来完成对“情境”的强调,以此呈现独特的诗意。 D.现代诗需要诗人使用富于个性的修辞手段,因此面对相同母题,诗人情绪也会不同。 2.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诗把某些细节、场景和瞬间作为一个情境单元来加以关照,这与古典诗歌中对情境的认识存在 相通之处。 B.作者截取与友人谈理想这一情境并写入诗中,既指出了二人理想的不同,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日常生 活的珍视。 C.现代诗表达的情绪比古诗表达的情感更加个性化,因此诗人写作时可能用到一些传统诗歌中没有的 修辞手法。 D.《抒怀》中,作者使用白描和旁白的手法,把生活中具体的见闻感受作为情境单元加以固定,表现 出独特的诗意。 3. 下列诗句中,困能作为论据证明本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B.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C.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D.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 分) 5. 当今有的诗人故意使用低俗意象来彰显个性,并宣称这就是诗意。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 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凉州 徐兆寿 我是从凉州开始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出门,就往西去,顺着古丝绸之路,去看天 马,去看古道的辙痕。无边的忧愁便吹进了我的胸膛。那一年我写下不少的诗。然后往东,去看现代性支 配下的当代中国。再后来,我不断地向东、向南,再向东、向南,看遍了中国。 我在中国的边缘向着中心不断地徘徊着,就像卡夫卡《城堡》里的那个主人公一样,终究进不了中心 。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因为研究丝绸之路旅游的原因,我开始迈首向西。在废弃的古中国最大的马场上,在 被风雨冲蚀得快要消失了的汉长城旁边,在凝固的天马前,在恍如隔世的彩陶前,我曾黯然神伤。它们的 声音微弱,甚至沉默着。有那么一刻,我天真地想唤醒它们。 那尊被确立为中国旅游标志的天马,就是在离我家几公里的地方发掘的,是我出生的第二年发生的奇 事,但我直到十五岁那年才知道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不曾对我的家乡产生过什么作用。即使在今天, 它也未曾真正地在精神上启示过那里的人们。它飞翔在古老的中国,但它凝固在今天的西北。在这个以经 济来衡量一切的势利时代,落后的凉州能带领中国飞翔吗?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提问。 我曾久久地坐在山丹军马场那个废弃的军营里,试图在精神上遭遇一些什么奇迹,但我失望了。后来 , 我躺在那无边的荒凉中,想像小时候那样再看一次雄鹰的翱翔,竟然也失望了。汗血马早已成为传说,难 道连我小时候常常跑着追的雄鹰也忽然间藏到天空的深处?我在那里写下一首颓唐的诗,回到兰州。 兰州自命为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可谁认你这个中心?它仍然是北京眼里的边地,是上海人心中的荒 地,是广州人心中的沙漠。直到 2010 年的时候,我在上海仍然碰到有人这样问我:你们那儿有电吗?我 忍住些许的愤怒说,没有,我们还点着煤油灯。他又问,你们还骑着骆驼上班和上学吗?我就笑着说,不 是,我们骑着猪,骑着豹子。他更好奇地问,真的吗?我没有回答。他又说,你们是不是还是几个人穿一 条裤子?我无言了。 白岩松在美国一所大学演讲时说,中国人是拿着放大镜看美国的,但美国人看中国时把放大镜拿反了 。 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同一个中国,在同样的政治背景下和媒体影响下,西部人看东部是拿着放大镜, 而东部的人们看西部是反着的。 世界从来都是如此,这就是势。抱怨和愤怒是无效的。你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支点,从而确立你自己的 世界观。 在河西走廊的中部,在祁连山北麓的草场上,徜徉着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这个只有一万四千多人 的少数民族像一朵鲜花绽放在干涸的河西走廊上,过着与河西土著民完全不一样的游牧生活。随着教育的 同质化、旅游的全球化,这个民族充满了表演的色彩,但其内里正在消散。散文作家铁穆尔是那个民族的 文化旗手。我在他的散文中看到一个弱小民族在全球化步伐下行将消亡时的无奈、伤痛,乃至悲愤。最近 我们开会又住到一起,他送给我一本台湾出版的裕固族人当代生活的口述史。这本书暂时还没来得及看, 但我对他近来的工作却极感兴趣,他从河西走廊出发,去寻找裕固族人的故乡阿勒泰,从那里他又寻找到 了更为广阔的先祖空间:阿尔泰语系和欧亚草原。他给我介绍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这一次,我清楚地知道了在我们的北方,其实有一条自古以来就有的文明运河,它与中国从古至今一 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接触,但我们很少去认识它。我是在新疆的几次考察中隐约认识到它的巨大存在,但 因为自现代以来世界的中心在欧美,是从海上抵达那里的,所以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把目光匆匆收回,越 过大洋,往彼岸看去。 去年春天,我邀请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携他新出版的《华夏上古神系》来西北,就他的这部新作与甘 肃的学者们进行了一次对话。在朱大可先生看来,整个人类的神话与人种一样,也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它 分第一神系和第二神系。第一神系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衰减,与当地的文化结合形成第二神系。在亚洲便 产生了属于亚洲的第二神系。他认为中国人的神话是从河西走廊这个端口走向中国的。 他的这个观点令研究先秦文学、文化见长的甘肃学者颇为惊讶,我个人也颇受启发。我倒觉得大可先 生的观点我们不一定完全去认可,但他将中国文化引入世界文化的这样一个思路启发了我。 我和他后来有一个对话,我认为我们要打破过去关于中国古文明的诸多意识形态的东西,要把中国文 明对世界文明史的再造作用找出来,参与世界文明的创造,也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将中国真正地融入世界。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者有两个观点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一个是我们中国的文明是自给自足的 , 它诞生时就自在地产生,存在时也自在地融合着各种文化,像大海一样绵延不断,不会干涸,所以当古代 四大文明中其他文明都消失或中断了的时候,只有我们的文明始终延续;另一个观点是我们从地理上来

doc文档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5 页 0 下载 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暴力美学2023-02-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