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某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成立是“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 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 颈”。该机构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亚太经合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1936 年,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主人公夜以继日 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甚至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 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人民工业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 B.经济大危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工业发展一定程度恶化了生产环境 D.发达国家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空虚 3.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 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 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 过于求;1785 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 A.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 B.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市场驱动因素影响重要 D.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4.1915 年 1 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权度法》。在传统度量衡标准暂无法遽废的条件下, 该法将国际通用单位标准体系与中国传统的重量等单位标准体系同时列为法定的度量衡 标准体系,并规定了两者之间法定的换算比。《权度法》的颁布 A.有利于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 B.旨在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 C.实现了度量衡管理的现代化 D.加速了传统度量衡的消亡 5.美国《加州志》记载,“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1850 年, 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种植糊口。及 1870 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 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 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这反映了 ① 华工为美国的开发做出贡献 ②华工生活生存状况恶劣 ③ 华工到美洲的途中死亡率高 ④华工充当了廉价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 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这些地 区 A.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国家独立缺乏群众基础 C.本土语言趋于式微 D.政治精英缺少民族意识 7.据统计,1960 年我国农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仅为 21.8%,工业的比重达到 78.2%;1964 年,这一比例调整到农业占 38.2%、工业占 61.8%;1978 年,农业在 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占 24.8%,而工业则高达 75.2%。这表明,此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陷入误区 B.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C.尚未实行经济调整 D.工业产能稳步提升 8.据调查,1906 年,法国有 130 万个农场雇佣工人不超过 5 名,45000 个农场雇佣 人数在 6 至 50 名之间。此外,还有 250 个农场(全部在北部)雇佣工人超过 150 名。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不高 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C.北方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 D.政府放松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9.《漫长的 20 世纪》中写道:30 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 “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避免这种历史重演,二战 后资本主义国家 A.建立“福利国家” 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发展“混合经济” D.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10.罗斯福新政时期,“250 万青年加入了民间资源保护队,他们种下了 2 亿棵树木,建 起了从得克萨斯州到加拿大边境的防护林带。”材料反映的新政措施是 A.调整工业生产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以工代赈 11.《全球不平等∶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手段》中写道∶"以收入为标准,研究了从 1988 至 2008 年的赢家和输家。大赢家中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那 1%高豪,也包括在新经济体的 中产阶级;而大输家——那些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获的人,包括发达国家的贫民和中产 工薪阶级。全球化并不是造成此状况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原因之一。"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 B.发达国家充当了全球化的领导者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加剧 D.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1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B.农轻重协调平衡发展 C.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3.英美法于 1936 年 9 月达成“三国货币协定”,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各自货币的 外汇率水平,尽可能不再实行货币贬值,但却不提金本位和协调各国政策的正式机制。 1939 年三国为主导又各自建立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当时 A.各国逐渐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 B.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处于混乱状态 C.合作推动了世界货币关系稳定 D.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14.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2020 年 11 月 20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 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关于亚太经合组 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雅图会议的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B.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它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D.创建时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15.201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中国的 份额计划由 3.65%升至 6.19%,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成员国。2013 年 3 月 11 日,美国国会否决这一提案。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仍起关键作用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影响力大 D.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在国 际金融中的影响力扩大 16.2019 年三大运营商公布 5G 商用套餐,中国进入 5G 商用时代。网上教育、网上购 物、网上银行、网络医疗等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 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表明 A.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B.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媒介 C.互联网让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 D.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乡土运动作为德意志帝国时期应对“现代化危 机”的一场广泛的精神和社会运动,在当时倍受关注。人们希望通过精神和社会层面回归 乡土,安抚和消除急速现代化所带来的阵痛与不适。在他们看来,农民生活和农业经济 才是理想形态,农村生活也是最幸福的,而如今农民逃离乡土和农村空洞化,毁灭传统 乡村景观和文化。在恩斯特·鲁道夫和“德国历史与古典联合会”的呼吁下,整个帝国范围 内迅速形成一场广泛的乡土运动。一方面,着力对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传统建筑和艺术 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抢修性维修和保护;另一方面,强化对乡土自然环境保护;防 止工业化对自然环境肆无忌惮的功利性破坏和掠夺。乡土运动的高涨感染到了当时帝国 和各邦高层的一些统治者,他们也加入运动中,最终将自然生态和景观保护上升为一种 国家层面的政策,政府陆续建立自然保护机构,以具体的立法和财政投入措施支持自然 保护。 ——摘编自邢来顺《回归乡土与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现代化危机》 材料二 民国时期乡村运动主要是指这一时期一些有影响力的乡村建设派人士与团体, 在某些乡村进行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建设和发 展运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却出现衰败 景象,一批有识之士力图通过乡村运动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梁 漱溟认为要挽救乡村出路不在于向西方学习,而应“认取自家精神,寻去自家的路走,从 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晏阳初提出:“从文字方面以提高民智……以文艺教育攻愚; 以生计教育攻穷;以公民教育攻私;以卫生教育攻弱”。卢作孚力图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这场运动到 1937 年被迫中止。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帝国时期乡土运动与中国民国时期乡村运动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乡土运动与中国民国时期乡村 运动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德两国乡村建设的历史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 世纪 90 年代,美国惠特尼发明轧棉机,过去 100 个奴隶剥棉花的工作 现在只需要一个奴隶完成即可。许多种植园用奴隶做担保,贷款购买设备,发展棉花种 植业。奴隶制不仅允许迅速分配劳动力,还允许分配资本,种植者因此获得巨大财富, 然后再投资农业改良,积极引进各种优质棉花。棉花农场还系统化地动员奴隶妇女和儿 童,进一步扩大了产量。1831 年美国棉花产量约占世界 45%。随着种植园生产力提高, 棉花价格下降,英国制造商在世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世界各地农村融入全球棉花帝国 的过程更加容易。 材料二 在中国,种子、化肥和农产品补给品价格低廉,农业信贷丰厚,加之鼓励在 国有土地上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并对高产棉花品种实行优惠待遇,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 1983 年,有 327 万吨棉产品从大型国有棉纺织厂流出。对 19 世纪的棉花国王来说,他 们无法想象到 2008 年,中国新疆建设兵团将种出 130 万吨棉花,占世界棉花总量的 5%。国家建设与工业化的结合是常态,大幅增长只有在国家对灌溉、化肥和机械的大量 投资下才有可能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上半叶美国棉花产量猛增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种植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 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并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提升的背景 下,2015 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解决亚洲经济体发展过程 中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亚洲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A 项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成

doc文档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ゼ凌末语″2021-12-0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