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标的变化,语文所占比重也越来越 高,虽然宽泛,但它却有法可循,有法可 依。接下来给同学们进行常见题型的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十大考点(一) 一、关于标题 标题目前考点有两个,一是含义,二是作 用,具体如下: (一)文章以“”为题好在哪里?(有什么 作用) 读者通过“”这个线索很容易理清文章叙事 脉络,容易把握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概括说明) 具体说明: ( 1)行文线索(线索的作用是:结构 方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 更加清晰,情节更 加集中,文章更富 于变化。 内容方面:表达作者情感,提示主题,深 化主题等) ( 2)点明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主旨 (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渲 染气氛 ( 5)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象征意义(一语双关) ( 6)引经据典,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忌:引起下文 (二)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 1)“一语双关”(一般情况下是这一层 的含义,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 分析,以《驿路梨花》为例: 1.指自然界 的梨花 2.哈萨克族一位小姑娘的名字 3. 指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 ( 2)如果没有比喻义或者象征的手法, 那么需要找重点词语,仔细分析其所代表 的含义。 二、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有什么好处? ( 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2)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强读者的 阅读兴趣; ( 3)凸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往往出现在阅读的第一题,一般 以三种形式出现,具体如下: (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的一件事,表现了……的 内容,抒发了……的感情。 (二)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事件 评价 ① 以身作则 写出了《春天》文 ② 章 为**第三季作报告 严于律己 (三)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低落____欢喜____紧张____ 三种形式实际在考查文章的主要内容,要 根据已有的内容进行填写即可。 四、表达效果或者赏析的问题 (一)体会“”字或词的含义是什么? 两层含义:一是本义,二是文章所要表达 的含义(主旨) (二)试分析划横线的句子在文章当中的 作用(表达效果)? 首先要看本题是否有要求,按要求进行答 题,但是如果没有要求,可按以下方法: 这一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比喻等) 或者描写手法(心理描写等),表现了 (渲染了)…… 修辞:运用了某种修辞(比喻),把…… 比作……,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表达 了…… 人物描写方法:运用了某种人物描写手法 (心理描写),表现出……。 五、段落作用问题 (一)首段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1.开门见山,点出主题 2.交代事件环境或背景 3.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 结构上:1.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为下文做铺垫 3.与下文……形成对比(相照应) (二)末段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上:1.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点明 (深化、升华)主旨 2.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文章的 感染力 结构上:1.总结全文 2.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中间段段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概括:承上启下 具体:1.承上的内容(总结性语言) 2.启下的内容(和下文----内容相呼 应) 3.物:渲染怎样的氛围 人:烘托了怎样的形象 六、 人物形象 一般会以两种方式出现 (1)描述文章当中的人物形象(人物的 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从文章当中寻找(质朴、勤劳、善良等) (2)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人物形象有 哪些?不仅要回答出形象特点,还需 要写从文章那一句话或者哪一件事情 能够体现这些特点。 七、词语调换 (1)用“✱✱”一词将“✱✱”替换掉,可以 吗?为什么? 先回答,不可以(不行) 原因:原词能体现什么或者使用了怎样的 手法(修辞、描写),体现了什么?也体 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严谨 性) 如果换成××一词,不能体现这一含义。 (3)“✱✱”和“✱✱”之间是否矛盾,为什 么? 先回答,不矛盾。 原因:✱✱的内容是(具体描述出来), ✱✱的内容是(也具体描述出来),两者 之间是不矛盾的,所以词语也不矛盾。 八、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试找出一句,做 出分析。 ① 平实质朴 ②清新优美 ③ 幽默风趣 ④激昂欢快 ⑤ 庄重典雅 ⑥刚健雄浑 九、写作手法 首先需要了解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不同, 例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白描、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要根据 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再行答题。 十、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 用?(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般抒情出现较多,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 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等方式),根据内容进 行感情的分析。 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爱,踩着云朵而来 丁立梅 ① 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 黑,看不见嘛。 ②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 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 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③ 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 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④ 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 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浓稠的想念。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 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⑤ 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 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 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大婶借了做客的衣服——一件鲜艳 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⑥ 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 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 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⑦ 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 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 叶。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 得满是皱褶。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 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 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辉,在 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⑧ 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 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 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那会 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⑨ 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 后来,她又是如何在偌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 成了一个谜。 ⑩ 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 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用比拟手法,新颖温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寓示文章主旨。 B.文章用对比,原来的母亲利索能干,现在的母亲经常迷路,表达作者对母亲老去的遗 憾惋惜之情。 C.文章用插叙,先写现在的母亲经常迷路,后回忆多年前,大字不识的母亲准确无误摸 到百里外我上大学的学校,表现母亲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牵挂。 D.文章结尾内容上收束全文,形象点明母爱的伟大;结构上照应题目。 2.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句的写法特点,品味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 结合语境,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字里行间都是浓稠的想念。 ②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句。 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 褶。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 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 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 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 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 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 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 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 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 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 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 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 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 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 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 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 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 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 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 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 还是另有用意。 ⑩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 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 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 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 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 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⑬ 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 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 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 意。 ⑮ 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 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

doc文档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初中语文记叙文考点总结及练习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2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不寡2022-04-3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