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政治建设 必刷卷--2022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共 22 题) 一、选择题(共 17 题) 1. 2008 年是广西和宁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纪念,为此广西和宁夏各族各界人士都举行了盛大的庆 祝活动。1958 年广西和宁夏自治区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 下面是 1949 年至 1957 我国中央一级制定的法律法规数量的统计图。造成不同阶段数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 B.宪法颁布后明确立法方向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D.国家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3. 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 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 《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 是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5. 1949 年 10 月 1 日,全国人民聚听广播,共迎伟大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是 A.开国大典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粉碎“四人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6.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其显著特征是 ① 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发生了变化 ③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 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 1949 年 9 月 20 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 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 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 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 A.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形式快速发展 B.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 C.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8.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 法令相继出台。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 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9. 1954 年 10 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 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订新的《共同纲领》,各 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完成 C.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B.《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延续 D.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日程 10. 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 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独特的纵向民主”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11. 1949 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案时,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共同纲领》, 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提议。对党中央所持态度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前途缺乏清醒认识 B.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C.《共同纲领》暂不具有宪法效力 D.中国共产党力求避免重蹈右倾覆辙 12. 下列图片能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制度的是 A. B. C. D. 13. 1949 年 9 月 20 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 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 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 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 A.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形式快速发展 B.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 C.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4. “米棉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关键词对应的主题当是 A.政权巩固 B.曲折探索 C.改革创新 D.盛世华章 15. 1954 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体,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 是民族资产阶级;专制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此项规定体现了( ) A.社会主义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体现政治协商原则 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原则 16. 观察如下组图,那一年,人民的选举 A.有力推动“一五”计划的制定 B.为国家改革开放奠定牢固基石 C.通过讨论迅速制定了宪法草案 D.充分体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17. 叶圣陶在 1949 年 9 月 29 日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 中也。”日记中的“重大事件”是指 A.《论联合政府》 B.《双十协定》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复合题(共 5 题) 18. 材料一 《尚书·周官》中提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在古汉语中“议”包含了商讨、 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议”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语”);第二 , 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谋”);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 式(“宜”)。在典籍中,“所议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务,如“议储”“议兵”“议勋”“议罪”等,都可以归之 为“议政”,即政治协商的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 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 体制的确立,“朝议”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具体而言,“朝议”又有“廷议”和“集议”之 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 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 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 ——摘编自卢心、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 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 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 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 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 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政治协商”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19. “中国”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她是我们共同的名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 1963 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其内底铸铭文 12 行 122 字,记载了周成王在新建成的东都成周(洛邑)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其中“余其宅兹中 国,自兹乂民”(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由此统治民众)一句,是“中国”一词作为词组 出现的最早的见证。 材料二: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 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苟天常乱于上 , 地理易于下,人道悖于中国,不为中国矣。 ——北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三: 第一条: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 以額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 北岸。 第三条: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事后有逃亡者,各 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第五条: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第六条: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 起。 材料四:很多人会问,现在为什么又要讨论“何为中国”?……当国家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的 区城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和族群差异,就越来越厉害。不平衡的情况下,内部认同也出现 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新的认同基础,变化了的国家很难建立稳定秩序。 ——葛兆光《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早期“中国”一词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地域范 围。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中国”一词内涵的解读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 化的历史背景。 (3) 材料三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这些条款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文献对中国的 意义何在? (4) 依据材料四,当代中国为何要加强国家认同?综上,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国家认同? 20.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 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 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 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 的发展道

doc文档 新中国民族政治建设 必刷卷--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相思垢2023-01-2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