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6《答谢中书书》 一、课内阅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 (2)晓雾将歇( )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 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 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 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 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 【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与】①强与之( (2)【具】①母具以语之( )②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 各具情态( )(《答谢中书书》 )(《核舟记》)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 (2)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 8.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 三、对比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 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 具备。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1.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12.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短文两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 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古来共谈 共:共同 ②高峰入云 入: 耸入 B.①五色交辉 交:交相 ②四时俱备 俱:都 C.①猿鸟乱鸣 乱:纷乱 ②沉鳞竞跃 竞:争相,争着 D.①盖竹柏影也 盖: 只是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大概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5.“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 ( (2)沉鳞竞跃( ) ) 17.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9.解释下列字词。 (1)晓雾将歇 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怀民亦未寝 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21.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 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 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 李传鹏输入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 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 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节选)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3.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 25.26.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27.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28.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1. (1)书信 (2)消散 (3)指人间 参考答案: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 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加点的“书”在这里是名词,“书信”的意思;“歇”的意思不 同于现代汉语,是“消散”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 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 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辉”“颓”“竞”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 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C 项的表述不正确,“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的意思, 不是“繁多杂乱”。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一般要结合写作背景及文章内容作答,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分 析。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盛赞自然之美,表达了沉醉自然, 归隐山林的欣喜之情。 选自《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 年代:南朝梁 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 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 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5. 6.B 给 欣赏,领悟 详细 具有,有 7.(1)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2)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8.示例: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 偷偷埋了;③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 【解析】 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与】①强与之: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与,给。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 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指欣赏。(《答谢中书书》 (2)【具】①母具以语之: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具,详细。②各具情态: 各有各的情态。具,具有。(《核舟记》)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我夫家世贫(我丈夫家世代贫

doc文档 专题06 《答谢中书书》-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真题重点练(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眉间倦意2022-01-2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