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15 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 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 家是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2.(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 1405 年到 1433 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3.(2021·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张岂之主编的《中国通史·元明清卷》中讲道:“郑和下 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 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材料反 映出郑和下西洋 A.意在开发南洋,扩大明朝疆域 B.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D.加速人口迁移,导致南洋地区人口压力增大 4.(2021·江苏射阳·七年级期末)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曾派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当年 的航线,他们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北海道地区 ) B.渤海及周边海域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5.(2021·江苏太仓·七年级期末)“明永乐朝的海上活动,起初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惠帝,但演变到后 来,却变成宣扬国威和搜求奇珍异宝。”对材料中的这场“海上活动”表述错误的是( A.以政治目的为主 B.最远达红海沿岸 C.促进交往和联系 D.扩展了明朝疆域 ) 6.(2021·江苏·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地区是 A.欧洲 B.南亚 C.北亚 D.非洲东海岸 7.(2021·江苏锡山·七年级期末)“(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 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A.西行天竺 B.东渡日本 ) C.七下西洋 D.抗击倭寇 8.(2021·江苏江都·七年级期末)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 销路最好的商品 A.书籍和药材 B.丝绸和瓷器 C.金银饰品 D.香料和宝石 9.(2021·江苏宝应·七年级期末)明朝著名将领威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诗中的“危”指的是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10.(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 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11.(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2.(2021·江苏江阴·七年级期末)“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 倭的决心,他是谁?(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13.(2021·江苏东海·七年级期末)明朝的一位爱国将领曾赋诗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你判 断这个爱国将领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郑芝龙 14.(2021·江苏江都·七年级期末)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之处是 A.抗击金军 B.抗击倭寇 C.抵抗蒙古 D.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15.(2021·江苏太仓·七年级期末)七年级某班围绕“岳飞”“戚继光”展开研读历史人物的专题活动。以下是 同学们对两人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 两人都反抗外国侵略,是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 ②两人领导的战争性质不同 ③ 两人领导的军队都纪律严明 ④两人的活动均促成了南北政权并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2021·江苏锡山·七年级期末)“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 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 C.左宗棠 D.施琅 17.(2021·江苏泗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性质明显不同 A.郑和下西洋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马可波罗来华 18.(2021·江苏宝应·七年级期末)“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 长。”该诗所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二、填空题 19.(2021·江苏太仓·七年级期末)唐朝时,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 明朝时( ); )(人物)率船队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0.(2021·江苏吴江·七年级期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明朝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 略的决心;1689 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三、辨析题 21.(2021·江苏江阴·七年级期末)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 议,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唐朝的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材料二 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 基本政策。……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港口大小并存、主 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 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 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为专 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 条》,为后代所继承。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的表现。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 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 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郑和船队所载物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远航能够成功的原因。 材料四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的早期收获,为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更多空间,为加强国际合作 打造了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我们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由各方平等协 商、责任共担、共同受益,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参与进来。我们一致支持开放、廉洁、绿色发展, 反对保护主义,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环境友好的新时代丝绸之路。我们同意践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 续理念,积极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之路。这些共识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携手努力让各国互联 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国际合作更加密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 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会上的讲话(2019 年 4 月 27 日,北京) (4)根据材料四,回答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早期收获有哪些作用?据材料说明各国在第二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达成了哪些共识? 四、综合题 22.(2021·江苏常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朝,中国对外经济交流非常广泛。随着经济交流的开展,中国吸收了外来的进步文化,也 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了外国,加强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地区和世界的社会进步与繁荣。 ——武金铭《中国隋唐五代经济史》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比较集中、比较快速发展面向海洋的经济贸易,的确是在南方 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之时。北宋海上贸易兴起,说明北宋工商业发展到了 一个新水平,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经济 基础:同时又是北宋航海科技进步的反映。 ——甘霖《变局》 材料三 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外交,他的主要任务是向中国所有的朝贡国宣告永乐是 现任的皇帝,他们应 以纳贡的方式表示他们对这一事实的接受。 ——《哈佛中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分别列举唐朝“吸收了外来的进步文化, 也将自己的优秀文 化传播到了外国”的主要事例?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重心南移”与“海上贸易兴起”的关系。当时“航海科技进 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除 了材料中提及的因素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的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两者反映的对外交往的目的有何不同? 23.(2021·江苏海州·七年级期末)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民仁爱同理。概括材料甲中唐太宗的执政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践行这一执政理念的具体 措施一例。材料乙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史实加以说明。 (2)对国捍卫利益。写出下图人物的事迹。材料丙中“余”“我”是谁?指出清朝加强管辖台湾史实一例。概 括两位历史人物共同具有的精神。 (3)对外开放交流。根据材料丁,写出鉴真东渡的作用。指出材料戊中“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最远到的 地方。归纳二者共同体现的中国外交特点。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亚非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故 C 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日本,戚继光领导抗倭战争,故 AB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B 【详解】 1405—1433 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 海岸,B 符合题意;ACD 项内容均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相符,排除。故选择 B。 3.B 【分析】 【详解】 “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

doc文档 3.15明朝的对外关系 期末试题选编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杏头疏影2022-06-2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