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 6 课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1.与“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是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2.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宋,都城定在 A.北京 B.东京 C.上京 D.中京 3.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宋太祖的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魏征 B.岳飞 C.文天祥 D.石守信 4.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藩镇割据 B.分化事权 C.科举制完善 D.重武轻文 5.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帝王,下列 史实符合“宋祖”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建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 C.“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D.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6.从下侧的连环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A.隋文帝登基 B.唐高祖建唐 C.宋太祖称帝 D.李自成起义 7.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引起的争议很大,这是因为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的利益 B.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激起人民反抗 C.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D.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 8.下图反映了北宋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9.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 A.隋、南朝 B.东汉、三国 C.隋、宋 D.三国、宋 10.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建立了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其中从财政上对地 方进行控制的措施是( ) A.杯酒释兵权 B.夺其精兵 C.制其钱谷 11.宋朝重文轻武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军费开支 B.减少军队人数 C.防止武将跋扈 D.防止地方失控 12.以下是北宋部分官职任职人员出身统计表,从中可以推断宋代 D.削实权 类别 宰相 枢密使 枢密副使 文官出身人数 71 63 123 武将出身人数 3 22 20 总数 74 85 143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重视武将作用发挥 C.实施八股取士制度 D.文臣作战能力很强 13.在宋代,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原因是( ) A.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优裕 B.他们有知识、有文化 C.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他们出身高贵 14.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 映了( )的统治状况。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5.下图体现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哪项举措 A.控制军权 B.强化军权 C.集中财权 D.设转运使 二、简答题 16.陈桥兵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18.宋太祖是如何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 三、综合题 19.制度创新和完善是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 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 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进 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 雅》,每经帖十条 二试 三试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作诗、赋、文各一 作时务策五道 篇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 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材料四 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 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题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时期?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哪一科更 重要? (3)根据材料三,说说宋朝在当时形成怎样的社会风气?这是由于宋朝哪一政策造成的?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宋代形成的“十段文体”的看法。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 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 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 权及军令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及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 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阅读材料,赵普认为造成“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赵普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据所学可知,陈桥兵变是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 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军官们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BCD 项与史实不符。故选 A。 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 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东京(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 B。 3.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石守信是宋太祖手下的大将,D 项符合题意;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岳飞是 南宋抗金将领;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将领。由此分析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思想就是采取分化事权的方 式加强集权,这造成了机构臃肿庞杂,效率很低。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措施,A 项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设 三公九卿,B 项不符合题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宋太祖赵匡胤,C 项符合题意;明朝时期,改革科举 制度,实行八股取士,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6.C 【详解】 根据图片“陈桥兵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960 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 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 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 C。 7.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强调“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因此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打击大官僚、大地 主的特权,如募役法,这遭到大官僚的反对,因此募役法引起的争议很大,这是因为严重损害了大官僚的 利益,A 项正确;募役法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 利益,而不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B 项错误;王安石变法中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措 施是方田均税法,而不是募役法,C 项错误;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引起的争议很大,这是因为严重损害 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不是因为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并且募役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 项 错误。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是唐玄宗时期的措施,结果造成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北宋吸取教训, 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故 A 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兵权”“地方财政”“赋税都上缴了”,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把 地方兵权收归中央,又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 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兵 权”“地方财政”“赋税都上缴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地方权力,这与分 割宰相职权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兵权”“地方财政”“赋税都上缴了”,可见没有涉及选官制度,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C 【详解】 581 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 代十国”。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因 此空格处填写的是“隋、宋”,C 项正确;东汉、三国在南北朝之前,南朝在唐朝之前,而不是在唐朝之后, AB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财政上采取的措施是制其钱谷,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将地方财赋大部分上缴中央,以此铲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 正确;杯酒释兵权以及夺其精兵属于军事 措施,削实权属于行政措施,ABD 排除。故选 C。 1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 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 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 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故正确答案为 C。ABD 说法均不正确,故选 C。 12.A 【详解】 依据题

doc文档 2.6 北宋的政治 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自由过度2023-03-1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