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1964 年 10 月 17 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 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 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 2.日本官员承认,进入核俱乐部使中国“获得了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中国第 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 在发疯,赶紧让中国进安理会。据此可知( ) A.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承认 3.1970 年 4 月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 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 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发表的背景是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    D.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天问” 一词出自《楚辞·天问》,表达了古人对宇宙、人世的探索和追问。天问、墨子、 天宫、蛟龙、悟空等大国重器的命名,均蕴含着厚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这 些大国重器的命名( ) A.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达    B.均受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 C.凸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    D.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5.“共和国勋章” 是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如图是其中的一位英雄模范。他是 (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6.青蒿素的使用主要在非洲国家以及其他暴发疟疾的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 已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发现青蒿素,并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的是( ) A.袁隆平 7.下图反映了(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8.1955 年 11 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 年 2 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9.“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 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10.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 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 D.钱学森 11.“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句颁 奖词称赞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A.袁隆平 B.屠呦呦 ) C.邓稼先 D.钱学森 12.如图漫画《三代赶集》反映了王军一家三代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导致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物质多少的变化 C.生活习惯的改变 D.传统观念的转变 二、非选择题 13.(2021·淄博二模)载人航天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靓丽名片。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年表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首颗人造卫星,次年美国也将自 己的“探险者一号”卫星送上太空。全球争夺的焦点也由陆地转向了太空。 1958 年初,科学家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联名上书,建议开展人造卫星 研究。中央指示中国科学院成立“581 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 长钱学森,同时,中央政治局拨专款支持中科院研制卫星。 1966 年初,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卫星设计院,任命赵九章为院长。 1968 年初,为避免“文化大革命”对卫星研制的冲击,整个研制队伍 5 000 多人、试验基地、科研设施、工厂以及研制任务本身,全部转归国防科委新成 立的第五研究院。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 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材料二 淄博人对“东方红一号”的贡献:博山电机厂生产了直流微电机、博山 灯泡厂制作了微晶玻璃隔热夹板、周村鲁东乐器厂生产了编钟、淄博电热电器 厂贡献了管状电热元件、淄博无线电二厂配套了整流二极管等。这些产品都是 在当时工艺条件下利用精湛的手艺做出来的。 材料三 在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神舟”,第一座载人空间站叫“天宫”; 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叫“北斗”;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探月工程叫“嫦娥”; 月球探测车叫“玉兔”,火星探测卫星叫“天问”,火星探测器叫“祝融”! (1)分析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方红一号研制的背景和取得成功的 原因。(至少写出两个背景和两个成功原因)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哪些变化?(两点即可) (3)阅读材料三,我国航天器的命名有何特点?你认为大力发展航天事业有什么 重要意义? 【命题预测】 1.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 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重大成就是(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2021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说,“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 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20 世纪 70 年 代,中国科研团队在人类生命健康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发现青蒿素 3.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广大研制 人员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 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可见“两弹一星”精神( ) A.承载了民族的价值诉求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4.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 5 000 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 生在( ) A.1956 年 B.1978 年 C.1984 年 D.1996 年 5.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如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 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A 6.B 7.C 8.C 9.A 10.A 11.B 12.A 13.(1)背景:苏联和美国先后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全球争夺的焦点由陆地转 向了太空。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等。 (2)高科技化;发展迅速。 (3)具有传统文化色彩。大力发展航天事业提升了探测和信息传输能力,提高了 军事实力。 【命题预测】 1.A 2.D 3.A 4.D 5.B 6.A

doc文档 2022年山东省中考部编版历史(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练习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仅是祈愿2022-07-2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