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6 页,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 料。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请在规定范围内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睪求。(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一处距今约 7000 年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 迹。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该遗址居民 A. 生活于黄河流域 B. 处于旧石器时代 C. 己进入农耕社会 D. 已形成早期国家 【答案】C 2.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 发明,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 的 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半坡聚落遗址 C. 四羊方尊青铜器 D. 山西临汾尧庙 【答案】B 3.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比较普遍;西周时期,“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这反映 了当时实行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答案】C 4. 西周崇尚礼制,对青铜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该现象表明 A. 西周开始出现青铜礼器 B. 青铜礼器成为地位象征 C. 西周青铜制作工艺精湛 D. 青铜礼器具有宗教内涵 【答案】B 5. 春秋战国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 以用来佐证 A.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得到了推广 B.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饲养牛 C.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 D.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井田制 【答案】A 6. 秦国自从秦孝公釆用商鞅的建议,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时人获取爵位的主要途径是 A. 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B. 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C. 开荒垦地,多产粮帛 D. 熟读儒经,分科取士 【答案】A 7. 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 A. 严格依法治国 B. 加强中央集权 C. 由圣人管理国家 D. 统治者以德化民 【答案】B 8. “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 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 黄帝 B. 周武王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答案】C 9. 西汉初年,自汉高祖到汉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都釆取了宽刑薄赋的政策。其原因在于 A. 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B. 汉初统治者都是仁君 C. 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D.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C 10. “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 严刑峻法,以法家思想治国 B. 奖励耕织,按军功授予爵位 C. 整顿吏治,惩处外戚宦官 D.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D 11.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A. 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B. 曹操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北方统一 C. 吴国派将军卫温率船队首次到达了夷洲 D. 三国鼎立从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进步 【答案】D 12.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常州一带设置“毗陵典农校尉”,主管屯田和民政事务,曾组织男女数万人开垦 荒地 。 这段信息可用以说明 A. 孙吴统治者釆取“轻徭薄赋”政策 B. 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了经济 C.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D. 孙吴政权加强了对江东地区的开发 【答案】D 13. “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 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连,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的动荡时期”指的是 A. 夏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两汉交替时期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D 14.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融合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答案】B 15. 从下表所示《齐民要术》一书 A. 所记载内容广泛且丰富 C. 我国现存最早 有关内容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的 B. 釆集了大量民间歌谣谚语 D.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一部完整的农书 的 【答案】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6 题 15 分,第 17 题 15 分,共 30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王被迫东迁于洛邑,并将关中根据地赐给秦襄公,这样便在那里建立了秦国。而东周领域, 亦或由“诸侯”强占,或被迫将土地分赐,日益缩减。周王室共主的资格,因而也名存实亡了。 ——摘编自尚儀《中国历史纲要》 材料二 公元前 4〜公元前 3 世纪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时代。此时,渭河 流域、中原和四川成都盆地由于受到诸侯们鼓励的大规模开荒垦殖而变成了持久耕作区。当时的大型灌溉 设施力求达到能够为土地开发和在干旱时期引水的目的。 ——摘编自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首先在秦国以最系统的方式实施的变法,后来在这个西北地区的诸侯国于公元前 230〜公元 前 221 年间的开拓期间被运用到整个中国的所有地区。 ——摘编自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秦国建立时处于哪一历史时期?当时在政治局面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公元前 4〜公元前 3 世纪在技术革新上的代表性成就是什么?由此对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举出一例秦国修建的“大型灌溉设施”。 (3)据材料三,秦国实施的“变法”是指哪一事件?它对秦国后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后来“被运用到整个中国的所有地区”? 【答案】(1)时期:东周(或春秋)。特征:王室衰微(或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2)成就: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 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举例;都江堰。 (3)事件:商鞅变法。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 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等。(写出一例即可) 17.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落后到开发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地位十分优越和显赫。同期的南 方,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北方。虽然对于农业来说,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 但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直至东汉末,江南地区还是一个林莽地带,土旷人稀,经济停 滞在原始状态,有广大肥沃的土地未得到开发利用。 ——摘编自区永圻《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 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中原人民越淮渡江涌向江南。据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际,南 徙的编户齐民约有 90 万户。南迁的士族,在支持东晋、南朝政权时,为了“殖产兴利”到处“求田问舍”,大规 模开垦土地。他们兴修水利多利用自然河道,以减少人工成本。随着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的大量传入,不 仅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也都有显著发展。 ——搞编自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缓慢 原因。 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原人民南迁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南迁士族对江南经济 开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原因:远离政治中心、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地区尚未开发。(任意 2 点即可) (2)原因:八王之乱、西晋灭亡,北方战乱。作用:大规模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旱地作物和铁犁 牛耕技术。 (3)因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统治者重视经 济开发,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任意 3 点即可)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计 25 分。 18. 汉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请你加入某校历史兴趣 小组,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做深入研究。 【主题一:巩固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领域釆取诸多措施。研究小组同学对此展开深入 研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2)汉昭帝始元六年,朝廷召开了会议,集中辩论汉武帝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特别是盐铁政策,史称 “盐铁会议”。请根据所学,指出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 【主题二:开辟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请从两汉时期各列举一人,并分别说出他们的主 要事迹。 【主题三:科技文化发展】 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不仅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作用,还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同:时又在吸收其他文 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上述观点。 【研究小结】 (5)综合上述研究,概括上述三项研究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答案】(1)①颁布推恩令;②建立刺史制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成为 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⑤沉重打击匈奴,使其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 (3)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也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 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 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经营西域 30 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于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 是从中国辗转流传出去,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 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5)两汉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科技和 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推动了两汉社会进步。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

doc文档 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7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姐妹花2023-03-1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