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O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8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 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 个工程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 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 是为了( ) A.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2.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 国当时( ) 项目 中国(1952 年产量) 印度(1950 年产 美国(1950 年产 量) 量) 钢产量(人均) 2. 37 千克 4 千克 538.3 千克 发电量(人均) 2. 76 千瓦时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10.9 千瓦时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2 949 千瓦时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中国创造了许多历 史上的第一(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工业门类齐全 C.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D.地区分布均衡 4.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 化表,对表格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 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 年农轻重比例 1957 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 5% 52. 8% 43. 5% 轻工业 12. 8% 29. 6% 29. 2% 重工业 25. 4% 17. 6% 27. 3% ①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 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右图是名为“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 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6.《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 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7. 如下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 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 年苏俄宪法、1936 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8.右面是 1953 年 12 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 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 性(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9. 1953 年,桓台苗氏企业集团的经理苗海南被邀请参加最高国务 会议,当讨论一个重大问题时,他表示:“我经营的厂子走公私合营 的道路,也可直接改为国营!”据此分析,此次会议上讨论的重大问 题是(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商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 10. 1953 年,毛泽东同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谈话时,着重讲了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人说,‘要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还有 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阶段……过渡要有方法。”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和政府采取 ) 的“方法”是( A.实行土地改革 C.发动“大跃进” B.进行三大改造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11.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 经历了“鼓励发展一根本改造销声匿迹一有益补充一共同发展”的五部 曲。经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根本改造”,我国(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2.“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 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 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 总结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三大改造中工作过粗、过快的不足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3.《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 济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 …搞自我封闭。”这里的“自我封闭”是指(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4.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化大革命”时 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我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挫折,关键是 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5.下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模范人物 焦裕禄 邓稼先 A.助人为乐 ) 言论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B.勇攀高峰 C.艰苦奋斗 D.身先士卒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18 分,第 17 题 22 分, 第 18 题 15 分,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41. 5%提高到 1957 年的 56. 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 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 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 86%,机 械设备自给率达到 60%以上。1957 年与 1952 年相比,工人劳动 生产率提高了 52%,12 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4 分)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 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 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 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 1956 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2)材料二中讲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私营工商业由 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采取的方式是什么?(4 分) 材料三 1960 年与 1957 年相比,(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3 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 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由 5.7: 4.3 变为 7.8:2.2。 (3)材料三中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 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事件所致?(6 分) 材料四 1959 年国庆,他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的“煤气包”,便下决 心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次年,他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发出了 “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仅 5 天就打完第一 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快纪录。有一次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 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井喷,而两腿已血肉模糊。他 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 (4)据材料四概括,“铁人”有哪些优秀品质?(4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 1953-1957 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 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 1953 年农、轻、重比例 1957 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 (%) (%) 52.8 43.5 4.5 29.6 29.2 12.8 17.6 27.3 25.4 (1)从材料一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 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 的?(6 分) 材料二 1953 年 12 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 地区的人口为 5.7 亿。全国各地共选出 500 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 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 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大代表。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 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 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 (2)依据材料二,指出空前规模的基层选举是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做准 备。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法律文献?(4 分) 材料三 1953 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 …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 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 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 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 制资本的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回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为解决 “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 完成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6 分) 材料四 1958 年 6 月 21 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 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 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 年 8 月 3 日《人 民日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 决定的”。(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在此路线的指导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6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 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 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分) 材料二 到 1956 年底,全国 87. 8%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 合作社,91.

doc文档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历史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触动心灵的风景2023-02-0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