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考试用时 6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道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 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隋唐时期流行西域传来的龟兹乐舞,其风格潇洒劲健、活泼明快,与中原地 区传统的“黄钟”等乐调迥然不同。这主要应归功于() A.长城 B.大运河 C.丝绸之路 D.“造隋使”“遣唐使” 3.下列唐朝户数与人口数的表格中,相关数值发生巨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 () A.安史之乱 B.外族入侵 C.黄巢起义 D.国家分裂 4.唐朝中后期,某种官职被描述为“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 有其财富”。这种官职是() A.进士 B.户部尚书 C.节度使 D.宰相 5.唐朝法律规定了十种不在赦免(免除罪行)范围内的罪状,其中包括不孝 (不孝敬父母)、不睦(殴打和控告丈夫、尊长以及企图谋杀至亲)。据此判断 影响该法律条文的是() A.儒家 B.法家 C.佛教 D.道教 6.据记载,唐代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等以竹筒,旋转时低则 音水,高则泄水”。据此推断筒车主要用于() A.高处灌溉 B.矿并排水 C.抽取地下水 D.水力鼓风冶炼 7.宋代的节度使一般徒具官名,不到驻地赴任,替留在式师,“哪常以居之”。 未朝政府如此安排的主要目的在于() A.分割宰相事权 B.节约财政开支 C.强化中央集权 D.积极谋划北伐 8.宋真宗景德元年,宋与某国签署“海上之盟”,相约夹攻辽朝,并约定灭辽之 后,宋将过去每年给辽的岁币转给该国。该国是() A.西夏 B.金 C.吐蕃 D.蒙元 9.宋太祖时期规定,凡典当、买卖田宅,必须在两月内向政府购买契纸(证 书),契纸写好之后,请求官府验印,并交纳印契钱。这表明当时政府() A.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B.注重规范市场秩序 C.法律条文过于严苛 D.严格执行重农抑商 10.可使在末金对诗时期,双方也存在大量的贸易往来,但宋朝极力防范对方借 此增长实力,曾规定凡是对金走私某种商品“论加兴贩军需之罪。”该种商品有 可能是() A.茶叶 B.丝织品 C.瓷器 D.耕牛 11.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契丹、西夏文字的笔面, 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重现 D.各族文化的交融 12.忽必烈在征战河南、陕西的过程中,反对“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主张“劝 农桑以富民”。这种做法() A.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B.延缓了蒙古的统一进程 C.有利于汉蒙民族交融 D.改变了黄河流域的经济结构 13.元朝时期,中国通往西方的陆路交通较为发达,东西方使臣、商人往来非常 为便,造就这种局面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指南针得到使用 B.元朝的版图辽阔 C.中国丝织业发达 D.地圆学说的盛行 14.明太祖时期,派人“专主本听在京大小衡门不公不法”,这一机制后来进一步 发展成为() A.行省制度 B.六部制度 C. “八股”取士 D.“丁卫”制度 15.明代《松江府志》记载,当地很多人“晨抱纱入市,易木格以归”“织者日成一 匹……其衣食全赖此”,这表明当地某种产业比较发达。这种产业是() A.制茶业 B.木器业 C.制瓷业 D.棉纺织业 16.明太祖曾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 亦不详也”。据此可知,明太祖对待周边各国的态度是() A.和平共处 B.唯我独尊 C.迫其朝贡 D.封闭锁国 17.洪武十三年(1380 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 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禁锢思想 D.改革科举 18.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为患现象愈演愈烈,当时受到倭寇侵扰的地区主要包括 () A.辽东地区 B.京津地区 C.湖南湖北地区 D.福建浙江地区 19.最先来中国的西方殖民者被明朝称为“佛郎机”,该国以“遭遇风涛,晾晒货 物”为名登陆广东沿岸。“佛郎机”即是今日()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20.明代冯梦龙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取名“喻世”“警世”“醒世”,他认为小说较之 《孝经》、《论语》更为感人,可以“为六经、国史之辅”。这表明他主张() A.以小说取代儒家经典 B.批判明朝的君主专制 C.发挥小说的教育功能 D.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 21.据史书记载,从 1407 年到 1422 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 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来华 2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郑和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 23.某机构不设专官,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政大事,却不过是皇帝 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24.“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高船每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养一把;船 上所有入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 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材料描述的这种现象说明清朝() A.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交流 C.铁制品和粮食较为匮乏 D.对外来人口进行统一管理 25.“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一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 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大兴文字狱 B.设立特务机构 C.实行八股取士 二、综合题(26 题 12 分,27 题 13 分) D.设立军机处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北宋开封府地区的漕运图(备注:漕运是指政府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 专业运输。下图中五丈河、金水河、患民河、蔡河、汴河均是人工开凿、疏浚 的运河。)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元世视时期对店来运河进行修整,将之从弧度指向中原的扇形改为真 正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促江南至大都的运道缩短数百公里。新运河贯通,“江淮、 湖广、四川、海外诸香上贡、根运、商旅贸迁,毕达家师”,沿线直沽(天津)、 德州、临济、济宁、扬州等城市也日益兴盛。 ——摘编自潘清《元代江南运河的疏浚与功用》等 材料三 京杭运河是清代政府的命脉,而河工就是维护这条命脉畅通的人。河 工的工作非常繁重,疏浚河道、兴修堤坝、防备洪水。每年冬季河面冻结,为 保通行,河工还要“敲冰打冻”“虽肌肤冻裂,何敢辞劳”。“河槽附近,藉民应役, 衣故履决,力尽筋疲”,百姓往往破产逃亡。 ——摘编自宋先通《清代京杭运河河工夫役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分析宋代将首都定于开封的经济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运河发生的变化,概括元代运河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 分) (3)有关部门拟举办一个关于“古代运河河工”的展览,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为 该展览取一个恰当的名字。(2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 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 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 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 —一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 册)》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是曾多次抵达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东海岸。作为明朝的外 交使节和贸易代表,郑和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 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乏尊重,友好相待。在贸易活动中,郑和船队采取议价成 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辆、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 ——摘编自《郑和下西洋论文集》 材料三 自乾隆二十二年起,广州成为清代“一口通商”之地,中外货物必须在 此中转,来华贸易的西评人也均汇集于此,广州垄断海路中西贸易近一个世纪。 随着外来者的加入,在 18 世纪的广州口岸,其文化氛围与内陆的儒学文化图 不同,它因处于中西文化碰撞的焦点之上而带有一种亦中亦西的边缘性特色。 ——摘编自殷洁《一口通商体制下的广州口岸》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一个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件,并说说唐 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特点。(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清代“广州一口通商”对广州的影响。 (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2 分)

doc文档 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雨蚀2023-01-2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