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18 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文内容提要】 一、九一八事变 1、概况: ① 时间:1931、9、18 ② 经过: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 阳城。 ③结果: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④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中国人民的抗战: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改编为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935 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1935、12、9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2、概况: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 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 事变。 3、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西 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文内容提要】 一、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以军事演习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 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 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影响: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 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 的开始。 殉国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结果:7 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工农红军改编(军事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 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项英任副军长。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提交 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也标志着以国共合作 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淞沪会战 1、日本借口:八一三事变(1937 年 8 月 13 日在上海挑起事端) 2、中国抗战:姚子青-宝山保卫战、谢晋元-四行仓库保卫战 3、结果:1937 年 11 月底,上海沦陷 4、意义:淞沪会战持续 3 个月,打破了日军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 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背景:1937 年 12 月 13 日(国家公祭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 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2、罪行: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 第 20 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文内容提要】 一、 台儿庄战役 1、时间:1938 年 3 月 2、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了中国军 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1938 年 6 月-10 月 典型战役:万家岭战役 影响: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 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 年 12 月 意义:有力地支援了英美联军的太平洋战场,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豫湘桂战役:1944 年初 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失利原因:国民党 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第 21 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文内容提要】 1、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 年 9 月 参战部队:八路军 115 师(师长林 彪)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 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陕甘宁边区 的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地军民在中共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采取“地道战”、“地雷战”等方式打击日军。(狼牙山五壮士) 3、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① 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4、影响: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940 年下半年 1、背景:日军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2 2、、概况: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 100 多个团,在华北广阔区 域,对日发动百团大战。 战略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3、影响:有力打击了 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 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 了 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 22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文内容提要】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1)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① 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③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民党:① 1940 年 3 月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建立汪伪国民政府;②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3)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封锁。 2、表现: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反扫荡——左权牺牲; 各阶层人民积极抗战 ★二、中共七大(光明前途) 1、概况:1945 年 4 月 延安 2、内容:①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的 丰富经验,②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选 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意义:为争取抗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 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1944 年,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2、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苏联出军中国 东北的关东军;8 月 9 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 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3、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 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四、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胜利原因: 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空前的民族团结 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是抗日战争胜 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胜利意义: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取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到提高。 ★ 二十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① 1931 年九一八事变;② 1937 年 七七事变;③ 1937 年八一三事变。 ★日军的侵华暴行: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30 万多人);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731 部队的细菌战等,三光政策。 ★抗击日军的典型战役: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武汉会战、长沙 会战 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林彪)、百团大战(彭德怀) 就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承认所犯的罪行,放弃军国主义思想,着眼未来,中 日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2)中国: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与合作;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doc文档 复习提纲06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提纲(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爱情,能够让时间停止2021-10-2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