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 择题 一.填空题(共 2 小题) 1.(2019•安徽)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填 1 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   (写出 1 条即 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 O2、H2O、   (填 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   (写出 1 点即可)。 2.(2021•安徽)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 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 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 液中+1 价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 358g 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    g 水溶 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写出 1 点即可)。 二.实验探究题(共 7 小题) 3.(2020•安徽)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 行如下研究。 【认识铁的腐蚀】 (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未擦干的铁锅 B.涂油漆的栏杆 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探究铁的腐蚀】 (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 50mL 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 水面最终处于约   (填“40”或“10”)mL 刻度处,原因是   。 【拓展探究】 (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 3 天,再取出铁 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g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   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   。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 3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40 分。 (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 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 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 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   ;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 4.(2021•安徽)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 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填字 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 和 K2,从 K1 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 再关闭 K1 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 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① 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②m1、m2、m3 的大小关系是    。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 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 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 2 点)。 ② 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5.6g 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 产物,且铁无剩余,则 a 的取值 范围是    。 5.(2019•安徽)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 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   (填“强”或“弱”)。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 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 【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 2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1 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 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 1 可知,假设   不成立;由实验 2 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   (填 “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 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 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 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 pH 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 0 2 4 8 12 16 20 24 5.3 7.0 8.6 9.3 9.8 10.0 10.0 间/m in 溶液 2 pH . 0 实验 ﹣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 现象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 泡,无沉淀生成 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请描述溶液 pH 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 ② 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 6.(2020•安徽)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仪器 m 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 C 收集 CO2 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 D 而不能用装置 C 收集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2 ②N2 ③O2 7.(2019•安徽)某兴趣小组对 KClO3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 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 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 50mLO2 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 ﹣ 171 实验 2 5 MnO2 0.5 49 实验 3 5 Fe2O3 0.5 58 实验 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 1 的目的是   。 (2)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3)写出 KClO3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继 续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171s,解释原因:   。 (5)要比较 KClO3 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mLO2 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 量相同时间内   。 8.(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CO2,并模拟自然界中 CO2 的循环。回答下列 问题。 (1)装置 B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 号)。 (3)为制得 CO2 的水溶液,CO2 应从装置 C 的    (填“m”或“n”)端通入。 (4)将 CO2 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 D 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 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9.(2019•安徽)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用装置 A 进行实验时,首先应    (填序号)。 ① 加药品 ② 加热 ③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用 A 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    。 (4)若要收集干燥的 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 CO2 从装置 B 的    (填“m”或“n”)端导入,试剂 X 是    ;再用装置    (填“C”或“D”或“E”)收集。 (5)向集满 CO2 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共 3 小题) 10.(2021•安徽)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 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 (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 2 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 后质量为 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1.(2020•安徽)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 NaHCO3 与 CO2 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1.26g NaHCO3 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 CO2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 1.26g NaHCO3 粉末, 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   (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生成 CO2 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12.(2019•安徽)侯德

doc文档 安徽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教育频道 > 初中 > 化学 > 文档预览
27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柠檬酸不过心2021-12-1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