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 1、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也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 工 农 业 生 产 中 也 有 广 泛 的 应 用 。 图 1 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 (1)根据图 1 曲线所示,实验操作是按照图 2 中的 (填“①”或“②”)图所示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当反应进行到 C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 (2)若在测定 A 点 pH 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不变”或“偏 小 ” ) 。 (3)图 3 表示该反应到 B 点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情况,请将该图补充完整。 ( 4 ) 下 列 哪 种 物 质 能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上 述 类 似 的 反 应 , 这 种 物 质 是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④Fe2O3 (填序号)。 (5)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中和反应的过程伴随着热量释放,若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验证 , 却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 2、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请回答: (1)图一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变化,都有明显现象,其中无色溶液 X 是 。 A. 稀 盐 酸 B. 稀 硫 酸 C.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D. 氢 氧 化 钙 溶 液 ( 2 ) 请 写 出 图 一 中 得 到 浅 绿 色 溶 液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3)图二中 C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晓涵设计了如图三所示实验, 圆底烧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打开分液漏斗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小气球发生 现象,说明二者反应。 晓燕对此实验提出质疑,她质疑的原因是 ,并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于是她设计 如图四的实验,向两个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 水平桌面上,观察 U 形管的液面 ,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请写出 CO2 与 NaOH 溶液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4)①稀盐酸与 NaOH 溶液的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晓涵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 NaOH 溶液液中滴加 2 滴酚酞溶液,振荡,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当看到 现象,证明二者 确 实 发 生 了 化 学 反 应 。 ② 为证明稀盐酸与 NaOH 溶液的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晓燕提出用以下 (填序号)物质验证。 A. 石 蕊 试 液 B. 硝 酸 银 溶 液 C. 锌 粒 D.氧化铁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他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 的 现 象 , 以 证 明 反 应 的 发 生 。 他 们 做 了 以 下 三 个 实 验 : 【 现 象 分 析 】 ( 1 ) 甲 实 验 中 表 明 NaOH 溶 液 与 稀 盐 酸 发 生 了 反 应 的 现 象 是 。 (2)乙实验中观察到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 为 。 (3)丙实验滴入稀盐酸后,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此现象 说明 CO2 与 NaOH 溶液能发生反应。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通入 CO2 后的溶液中滴入 溶液,观 察 到 有 白 色 沉 淀 生 成 , 也 可 以 得 出 相 同 结 论 。 【交流讨论】由上述实验得知,实验乙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证明反应发生,与乙采用了相同原理的 还 有 实 验 ( 填 “ 甲 ” 或 “ 丙 ” ) 。 【归纳结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实验,既可以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证明反应的发生,也可以通过 证 明 来 证 明 反 应 的 发 生 。 【拓展迁移】小明查阅资料获知,氢氧化钠与酒精不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于酒精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根据上述 信息,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向其加入 适 量 的 酒 精 溶 液 。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结论 NaOH 与 CO2 能发生化学反应 4 、 为 探 究 CO2 与 NaOH 溶 液 是 否 发 生 反 应 , 某 兴 趣 小 组 用 不 同 的 方 式 进 行 实 验 。 【 查 阅 资 料 】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Ⅱ. 实 验 条 件 下 , Na2CO3 溶 液 和 NaHCO3 溶 液 的 pH 分 别 约 为 11.0 和 8.5 。 【 实 验 探 究 】 (1)实验一:小雨取一个充满 CO2 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 小雨另取一个相同的充满 CO2 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 NaOH 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 得到溶液 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实验 中 , 小 雨 采 用 两 只 矿 泉 水 瓶 做 对 比 实 验 的 目 的 是 。 (2)实验二:为检验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中不宜将 BaCl2 溶液换成 CaCl2 溶液的原 因 是 。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 X 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 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 X 中有 NaOH 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 X 中 滴 入 酚 酞 试 液 , 理 由 是 。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 CO2 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 pH 程 中 溶 液 的 和 温 度 变 化 , 结 果 如 图 所 示 : 图 1 中,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 2 中,DE 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 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 探 究 实 验 ( 1 ) 为 探 究 酸 的 化 学 性 质 , 该 小 组 做 了 如 图 1 。 所 示 实 验 。 ① 一只烧杯中的物质反应的现象为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呈黄色,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D 烧 杯 中 的 物 质 不 与 稀 盐 酸 反 应 的 原 因 是 什 么 ? ③A 、 B 、 C 、 D 、 E 五 个 烧 杯 中 的 实 验 属 于 酸 共 同 的 化 学 性 质 的 是 B 、 C 还 做 了 下 面 的 实 验 ( 2 ) 同 学 们 对 烧 杯 ① 如 图 2 是 利 用 数 字 化 传 感 器 测 得 烧 杯 C 中 溶 液 pH 的 变 化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 。 : 。 A. a 图 中 点 所 示 溶 液 呈 碱 性 + B. b H +OH ═H2O 图 中 点 反 应 的 微 观 实 质 : C. 图 中 c 点 所 示 溶 液 中 , 含 有 的 溶 质 是 NaCl 和 NaOH D. 由 a 点 到 b 点 的 pH 变 化 过 程 能 证 明 酸 和 碱 发 生 了 反 应 ② 把烧杯 C 中 a 点的液体取出一部分加入到烧杯 B 中,最终发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由黄色变为无 色,写出此时烧杯 B 中溶液的溶质组成的可能情况: (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6 、 兴 趣 小 组 利 用 数 字 化 实 验 探 究 了 酸 、 碱 、 盐 、 金 属 的 部 分 性 质 。 ①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缓慢地全部注入烧瓶内。 Ⅰ. 盐 酸 和 氢 氧 化 钠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Ⅱ.c 点 所 示 溶 液 加 热 蒸 干 所 得 固 体 是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Ⅲ. 能 说 明 盐 酸 和 氢 氧 化 钠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现 象 是 。 ② 探究 NaOH 和 CO2 的反应。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后将两种溶液快速推入,瓶内压强变化如 2 图 所 示 : Ⅰ.ab 段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Ⅱ.cd 段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 ③ 比较 Zn、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如图 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硫酸全部流 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氢气浓度的变化如图 3 所示(相同条件下,H2 的浓度越大,所含 H2 的 物 质 的 量 也 越 大 ) 。 分析图像,既可说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Zn>Fe,又可说明两种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Zn>Fe,理 由是 。 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 CO2 气体,然后迅速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NaOH 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 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 提 出 问 题 】 易 拉 罐 为 什 么 先 瘪 后 鼓 ?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 A 易 拉 罐 中 又 生 成 了 气 体 , 其 成 分 极 有 可 能 是 CO2 或 H2 . 【 查 阅 资 料 】 ( 1 ) Na2CO3 具 有 较 强 的 热 稳 定 性 , 只 有 在 高 温 条 件 下 才 会 分 解 ; 2 ( ) 铝 单 质 比 较 容 易 被 酸 、 碱 腐 蚀 .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 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 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气体 A 是 ② 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 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 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稀盐酸 实验结论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 说明铝能与 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 溶液反应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产生了

doc文档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酸碱的主要性质探究

教育频道 > 初中 > 化学 > 文档预览
16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你别皱眉2022-12-0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