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2)名师指导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 涛 误区一: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辨析不清 例题 1(2020•铜仁)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酱油 B.豆浆 C.海水 D.氧气 错解 1:A 酱油中含有色素、氯化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错解 2:B 豆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错解 3:C 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正解:D 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点评: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或混合物,关键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只由 一种物质组成的,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 物质。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不要被“纯净”、“洁净”等字眼所干扰和迷惑,因为“纯 净”或“洁净”是指它们所含有的其它杂质较少,并不是化学意义上的只含有一种物质。 误区二:对空气成分的测定原理分析不清 例题 2(2020•牡丹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 O2,生成固态的 P2O5 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2、CO2 和稀有气体 错解 1:A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或木炭,硫或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气压不 变,装置中液面不会上升,无法测定氧气体积分数 。 错解 2:C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装置中气压下降,在大气压作用下, 液面上升,装置内水位会发生变化。 错解 3:D 本实验不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CO2 和稀有气体。 正解:B 选用红磷是因为磷燃烧时只消耗氧气不和氮气反应,生成固态的 P2O5 没有生成新 的气体。 点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要明确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⑴对可燃 物的要求:可燃物要足量,且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生成 物不能是气体,不能用铁、硫、木炭等代替红磷;⑵对装置的要求: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气压改变时的现象容易观察;⑶当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观察现象并纪录,分析归纳。 分析测得的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有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红磷量不足,燃烧结束后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分析测得的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是未夹紧弹簧夹,或操 作慢导致瓶内部分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等。 误区三:对实验现象的错误描述 例题 3(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错解 1:A 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没有黑色固体。 错解 2: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为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而不是白雾。 错解 3:D 铁丝引燃后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若不用火柴引燃放入氧气瓶中,也不会发生 燃烧。 正解:B 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点评:实验过程中要养成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良好习惯。还要注意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如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尽量用科学、简洁和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实验现象是指物质 在变化中的外观形态,而不是变化的实质,反应后生成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就不属于 “现象”的范围,而属于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准确性,区分“发光”与“火焰”,“发光”是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时 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火焰”是气体、沸点低的固体物质或液体的蒸气 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区分“烟”与“雾”,“烟”是固体小颗 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 的现象,如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产生大量白雾(盐酸小液滴)。

doc文档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易错点分析点评

教育频道 > 初中 > 化学 > 文档预览
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易错点分析点评 第 1 页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2)易错点分析点评 第 2 页
本文档由 爱与自由2022-06-1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