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热点突破 专项 01 坐标曲线题 1.实验室利用 MnO2 催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H2O2 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A.电解水 B.向 NaOH 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 3.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4.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酸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 ( B.铁比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 C.镁比铁消耗盐酸的质量大 D.生成的盐中金属的化合价均为+2 5.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 Ba(OH)2 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 Ba(OH)2 溶液的质量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b→c 段有水生成 C.b 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 D.d 点沉淀质量与 b 点沉淀质量相等 6.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P 点表示 t1℃时 a、c 两种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 B.t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C.t2℃时,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 a D.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a 7.如图是化合物 M 和 N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 40℃时 N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有晶体析出 C.30℃时,M 和 N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28.6% D.将 30℃的 M 和 N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40℃时,N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 M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8.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P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 C.n 点表示的溶液中微粒只有 Na 和 Cl D.该图所对应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9.将某浓度的 CuCl2 溶液和没有擦去氧化膜的镁条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镁条表面析出较多的紫红色固体,产 生大量的无色无味气体,过程中产生蓝色沉淀,同时测得反应体系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氧化膜能与该溶液体系反应 B.镁条表面析出的紫红色固体为金属铜 C.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不可能是氢气 D.产生的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固体 ) 10.质量相同的固体甲、固体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质量符合下面图像所示关系的是(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关于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 B.对比曲线中 bc 段和 de 段,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若将饱和 NaOH 溶液换成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所得曲线完全相同 D.曲线中 ac 段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先变多后变少 ( ) 12.如图甲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 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 b、c 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 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13.古代曾用硝土[含有 Ca(NO3)2、少量 NaCl 等]和草木灰(含有 K2CO3)作原料制取 K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流程: 水 如图乙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 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考专项热点突破 专项 01 坐标曲线题 1.B [解析]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 A 错误;原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起始质量不为 0,过氧化 氢分解产生水,水的质量会增大,直至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保持不变,故 B 正确;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其质 量变为,所以溶液中 H2O2 的质量分数最终也会变为 0,故 C 错误;MnO2 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 D 错 误。 2.C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 2:1,故 A 错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随着水的质量增加,溶液的 pH 只能无限接近 7,不能等于或小于 7,故 B 错误。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每 106 份质量的碳酸钠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 增大;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每 106 份质量的碳酸钠生成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溶液的质量增大,但是 幅度减小;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还是增大,且幅度最大。故 C 正确。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 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就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故 D 错误。 3.D [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硫酸铜能继续溶解,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 继续溶解,但原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故 A 错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 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质的质量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不变(溶液达到饱和),且溶质的质量不会减小到 0,故 B 错 误;每 56 份质量的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 64 份质量的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是增加的,当完全反 应后,固体质量继续增加,且幅度较大,故 C 错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沉 淀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 D 正确。 4.A [解析]题干和图像没有提供反应速率的信息,不能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排在 铁的前面,镁比铁活泼,故 A 错误;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镁与稀盐酸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金属质量相同,酸过量,最终镁生成的氢气多,说明铁比镁的相对 原子质量大,故 B 正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消耗酸的质量有关,Mg 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大,则消耗的盐酸多, 故正确;生成的盐中铁与镁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故 D 正确。 5.C [解析]a→b 段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c 段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 化铜沉淀。A.a→b 段产生沉淀,沉淀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加入的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 故错误;B.b→c 段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水生成,故错误;C.b 点时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故正确;D.b 点开始硫酸铜与氢氧化钡继续反应产生沉淀,则 c 点沉淀质量大于 b 点沉淀 质量,而 c 点沉淀质量与 d 点沉淀质量相等,则 d 点沉淀质量大于 b 点沉淀质量,故错误。 6.C [解析]P 点表示 t1℃时 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 A 错误;t2℃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则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0%,故 B 错误;t2℃时 a 的溶解度最大,将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 a,故 C 正确;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c,因为 c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 D 错误。 7.D [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A 正确;将 40℃时 N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N 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有晶体析出,故 B 正确;30℃时,M 和 N 的溶解度都是 4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均为×100%≈28.6%,故 C 正确;30℃时,M 和 N 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温度升高到 40℃时,溶解度都会增大,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以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 D 错误。 8.D [解析]中和反应不属于反应的基本类型,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 A 错误;P 点溶液的 pH 大于 7, 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NaOH,故 B 错误;n 点溶液的 pH 等于 7,呈中性, n 点表示的溶液中微粒不是只有 Na 和 Cl2 还含有水分子,故 C 错误;题图中 pH 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增大到大 于 7,可知原溶液呈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 pH 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 D 正确。 9.C [解析]由题意可知,镁条表面析出较多的紫红色固体,是内部的镁与氯化铜发生了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故 A、B 正确;开始时溶液呈酸性,镁能与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故 C 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 pH 逐渐大于 7,氯化铜能与碱反应,产生的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固体,故 D 正确。 10.D [解析]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比铁快,且生成气体的质量比铁的少,故 A 不符合图像。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所以带锈铁钉开始时无气体生成,故不符合图像。相 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钾中碳酸根离子的含量不同,所以与酸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 合图像。粉末状碳酸钙与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块状碳酸钙与酸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慢。因为质量相 等,所以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 D 符合图像。 11.B [解析]bc 段压强减小的幅度远小于 de 段,说明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水,故 A 错误。bc 段气体压强减小的幅 度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e 段气体压强减小的幅度较大,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酸钠,故正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所以若将饱和 NaOH 溶液换成等体 积的饱和

doc文档 热点突破01 坐标曲线题-2022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专项突破(通用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化学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青山常有雾2022-04-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