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第 1 课时)说课稿 一、课标分析 1、课标分析 新课标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并且在“教学提示”中要求“以认识自然地理要 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最终实现的“学业要求”是“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 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见,新课标重点在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最终落脚点于人地 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分析、地理实践力,最终通过水循环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2、教材分析 《水循环》作为必修 1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的基础,又为后面章节的学 习作铺垫,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由“水的行星”、“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和“洪涝灾害的防治” 四个知识点组成,内容抽象且信息量大,因此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选择了第 1 和第 2 个知识点,其中的水循环 环节部分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设计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部分,既与 课标主旨一致,又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也为第二课时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做好铺垫。 3、学情分析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知识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对于水循环环节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水 的三态变化以及变化中的热量交换;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力方面,高一学生,理 性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生活实践均较弱,因此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并通过生活实例、动手实验等方式来 提高地理实践力。 4、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材以及学生情况,我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区域目标】结合图文,分析株洲与黄土高原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综合分析】学会综合分析株洲市城市内涝的成因与鱼鳞坑的作用,并运用水循环原理提出防治城市内涝的建设 性意见。 【地理实践力】能够动手实验,并从实验结论分析城市内涝、鱼鳞坑等现实问题。 【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5、教学重难点 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6、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设置的教法学法如下: 【实验法】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动手实验为学习活动提供场景,为理解 知识搭建阶梯。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知识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备表达、分析探究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选取株洲城市内涝和黄土高原鱼鳞坑为案例,让学生认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 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过程 1、现场观察,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 “手掌的汗水是哪里来的?”“汗印变淡了,水去哪里了?”,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设问,导入新课 。 既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水循环的环节埋下伏笔,又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 第一个知识点“水的行星”,我将展示水圈构成图,引导学生体会水资源的有限。同时设问“人类大量取用会不 会造成资源枯竭?为什么?”,引入下一个知识点——水循环。这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我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 课堂气氛。 水循环部分的教学,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绘制 “汗水来龙去脉”示意图,从而生成海陆间水循环示意 图,得到水循环的分类、成因等知识点。此处合作探究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将感 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模型构建,促成关键能力的培养。接下来观看水循环实验视频,辨认水循环环节,并思 考如何改变托盘中的水量。实验视频锻炼了学生的观察与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也引 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环节,为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选取了株洲城市内涝以及黄土高原鱼鳞坑两个 真实情境作为案例分析。两个地区一南一北,需要学生把握两个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达成区域认知的素 养目标;两个案例一正一反,让学生真实体会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首先以二中校园为例,展示了建校前后的对比,从而引出实验。实验中,以硬纸代表硬化地面,餐巾纸代表 松软地面,通过坡度、疏松程度和“降雨量”来控制变量。需要部分学生亲自参与,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 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成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目标,又为案例的分析提供可视化的理论依据,从而突破 本节课的重难点。 实验结论制作成表,并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提高其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根据第一组实验结论,降水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会产生径流,且硬化地面阻止下渗,从而引出株洲城市内涝 的案例,展示株洲城市内涝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不遵循自然规律带来的严重后果。接着进一步提问内涝产生的 原因?解决的措施?来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实现综合分析的素养目标。最终引出“海绵城市”的概念,让学生了解 最新的国家政策,扩大其地理视野。 根据第二组坡度对比实验结论,让学生认识到坡度对径流的影响。以这一原理解释黄土高原鱼鳞坑的作用? 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这一案例的分析,需要运用整体性思维,体现了综合分析的地理素养。这一案例,既展 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树立文化自信,体现立德树人的地理担当,又体现了人类如何利用水循环趋利避害,改善 人类生存的空间,从而体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3、结合板书,总结全课 结合板书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在进行知识梳理的同时对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地观念,既条理清晰,又画龙点睛。 4、创意作业,学以致用 最后布置创意作业,为改善校园水循环,提交趋利避害、与水共生的创意报告。这一作业既是地理核心素养 应用环节的具体落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板书设计 整个板书展示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设计思路,也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为最后的总结提供依据。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大量的真实情境为依托,突破教材编写思维,基于学生认知过程,或突出区域认知,或突出综合思 维,或突出地理实践力,直至树立人地协调观。 不足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容量大,时间紧,需要对部分环节进行删减;二是实验拍摄、照片搜集等 等花费了大量时间,完成一堂公开课还是可以的,但是应用于平时教学中则难以实现,我们学校的办法是资源共 享,所以也希望各位同仁也能够资源共享,让我们地理教学更进一步。

docx文档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4.1水循环说课教案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3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4.1水循环说课教案 第 1 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4.1水循环说课教案 第 2 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4.1水循环说课教案 第 3 页
本文档由 怕考试的英雄2022-11-2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