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常考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 50 题,每题所给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 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 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 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 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 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 治地位决定的 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4.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 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 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 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 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 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 耕还“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 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 性 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 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 概括 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 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 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 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 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 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D.科学的实践观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 观点,是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1.“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1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 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 1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 上是使人( ).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 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 质” 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 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6.“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 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7.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1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 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 唯物主义 20.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2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22.“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2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24.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2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个不同的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2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 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2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2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29.“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 ).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3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 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 的形式是多种多样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 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3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 提”,这个观点( ).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B.是旧唯物 主义的错误观点 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D.是机械决定论的 错误观点 3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 第一性问题是(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 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3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 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 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 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 动的主体 34.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35.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 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统一 36.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 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 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 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 B.社 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3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 题,这是由(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 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 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38.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 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 变化是否显著 3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 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 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4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 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 关系 41.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 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是( ). A.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否认 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否认 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42.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 法是( ). A.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B.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C.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D.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 问题 4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44.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 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 的方向和道路 45.“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 , 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

doc文档 最新版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常考题库.doc

资格考试 > 公务员类 > 高校考编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街角卖回忆2022-06-1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