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知识 1 大气的组成 了解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 的组成 体积 作用 备注 干洁空气 氮气 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 21%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物质 二氧化 碳 0.038 %(变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 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对,地 面有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水汽 和固体杂质含 量,因时因地 而异: 大气成分短时 间不会有明显 变化,但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 会改变大气成 分和各组成分 含量,威胁生 态系统 动) 臭氧 水汽 很少 很少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 护作用。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 列天气现象。 水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 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各组成物质的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知识点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垂直分 层 高度 特点 对流层 12km(平均), 物质组成 厚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较厚,高纬 气 温 随 高 度 变 较薄 化及运动状态 与生产活动的联 系 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 3|4 和几乎所有的水汽,杂质 云,雨,雪等天 气现象几乎都发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生在这一层,与 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 人类关系最密切 多变 平流层 高层大 气 对 流 层 顶 部 50~55km 高空 平流层顶以上 物质组成 水汽,固体杂质含量很少; 有利于航空飞行 臭 氧 层 分 布 (22~27km) 气温随高度变 化及运动状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气流一平流运动为主 物质组成 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在 80~120km 在 80~500km 的高空有 的高空,多数来 电离层 自太空的流星体 气温随高度先增加先降低 会燃烧,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再升高 气温随高度变 化 对无线电波通信 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知识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主要成分 主要削弱的辐射 形成的自然现象(实 例) 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 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 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对 地球具有保护作用 反射 云层,较大的颗粒物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在夏季,晴朗的白天 温度较高,多云的白 天温度较低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 蓝 紫光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知识点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 物质基础: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 2. 大气辐射: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称为大气辐射。 3. 大气逆辐射:除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大气辐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 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 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 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①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温室大棚减少了大棚内向大棚外的地面辐射,减少了热量损失,该过程类似于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 ② 利用烟雾防霜冻 通过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尘埃的含量,增强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进而增强大气 逆辐射。 知识点 3 大气热力环流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理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对流)~~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 动(风) 知识 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掌握风的形成原因: ①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③ 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的垂直运动(对流)——同一 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 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风的力 方向 对风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影响风向和风速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近地面考虑,高空忽略不 计 影响风速和风向 掌握不同状态下风的差异分析: 受力作用 受 F1 (水 平气 压梯 度 力 ) , F2 ( 地 转 偏向力)两力作用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受 F1 (水 平气 压梯 度 力 ) , F2 ( 地 转 偏 向 力 ) , F3 ( 摩 擦力)三力作用 风向 风向(北半球向右偏 转 90 度,南半球向 左偏 90 度)最终与 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向右偏 转 30 度~45 度,南 半 球 向 左 偏 30 度 ~45 度 ) 最 终 与 等 压线成一夹角 气温的分布规律 时空表现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分布规律 日变化 一般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14 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般低纬度地区气温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陆地气温的日较差 大于海洋 年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 月和最冷月比陆地推迟一个月。一般高纬地区年较差大于低纬地区, 陆地大于海洋 垂直分布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每升高 1000 米,气温下降 约6度 水 平 分 布 全球 气温自赤道地区向两极递减 海陆间 北半球 1 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7 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 洋高,南半球相反 内陆地区 同纬度地势(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地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高 沿海地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温度较同纬度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温度较同 纬度低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 大 天气——晴朗的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比热容大——地表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 下垫面——比热容小——地表增温和降温速度快——昼夜温差大

doc文档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4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 1 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 2 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 3 页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 4 页
本文档由 月是故乡明2022-05-1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