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真题《申论》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 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6 年 8 月,在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中,19 位 女企业家与 22 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 4 年内每人每年资助 1000 元至 3000 元不等, 帮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入学前,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 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到 2007 年夏天,一年多来,三分之二的受 助学生未给资助者写信,也没有采用其他的联系方式。当襄樊市总工会再次组织企业家们资助时, 部分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无奈之下,宣布 5 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 格。 湖北襄樊 5 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 的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社会舆论的热情关注颇有点出人意料。 小事情引起大讨论,往往就说明人们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多有歧见。 2007 年 8 月 28 日《光 明日报》报道:截止 8 月 27 日,新浪网就“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展开的讨论,已有 210729 人参与。其中,83%(174898 票)的网友认为“应该取消”,感恩是做人的底线,不知感恩的人 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认为“不应该取消”的占 8.9%(18790 票)和“不好说”的占 8.1%(17041 票)。 2.有的人认为,不能因为大学生没写信就简单地认定他们不感恩,企业家不应就此撤销资助。 “虽然我不是贫困生,但我能够理解他们为何不给捐助者写信。”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生说,“我 认为多数贫困生并不是心中不知感恩,只是他们不愿意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认为上学期间好好 学习,做好本分的事情将来回报社会,才是更好的感恩方式。” 对于资助者来说,来自被资助者的感谢,无疑是一种鼓励。温州资助者李先生说,每次收到 被资助的贫困学生发来的慰问短信,都会让他流眼泪。北京的宋女士是一位机关工作者,她和她 的朋友们每年都会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边远地区学生提供助学金捐助。她向记者坦言, 自己从未要求孩子们定期联系、汇报情况。“去年,我们捐助的 10 个孩子中有几个孩子刚好是在 同一个学校的,年底,他们一起寄来封信,告诉我们收到了多少钱,并介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和 生活情况。”宋女士说,“付出的爱心有了回应,这让我们都觉得很开心。但我们也不强求捐助的 所有孩子都给我们写信。毕竟他们还都是孩子,好好学习,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汇报了,我 想,这也是对他们自己最好的‘汇报’”。 在这场讨论中还有人认为,怜悯、善良和同情尽管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平等、自由和尊严, 也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只要你有那么一点强势,给弱者半分“恩惠”,人家就要感恩戴德。感恩中 的“恩”是报不完的,就算报完了,你也是一辈子都欠他的,一辈子都不会与他是平等的地位、平 等的人格。四川有们老板,资助了几个贫困学生,由于受助的学生年底没有向“恩人”汇报,老板 就取消了他们受助资格,对不知去向的学生还动用律师将其告上法庭。 一位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的人士认为,家境贫困的孩子们本身已经面临生活上的很多困难,以 1 居高临下的心态要求受助学生以低姿态的“感恩、亏欠”来面对捐助者和社会,对于年轻的他们有 可能造成另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很多捐助者本人也承认,自己爱心的付出,并不是为了这些受捐 助的孩子对捐助者有多大的回报,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温暖、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才,将来 能够以同样的社会责任感去回馈社会。 3.2008 年 2 月 27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哈尔滨铁路国旅集团职工资助黑龙江兰西县 30 多 名贫困学生的事迹。两年来,受到哈铁国旅集团叔叔阿姨们“一对一”的资助,得以继续学业。尽 管孩子们盼望,但和自己的资助人在两年间却未曾见过面,只是书信往来。孩子们或许不理解, 但叔叔阿姨们确有良苦用心。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爱心助学”的队伍,是他们点燃起一盏 盏希望的烛火,照亮一个个苦难少年的前程。在很多人看来,受助者心怀感恩,是对爱心人士最 大的安慰。在这种心理期许之下,受助者与献爱心者见面表达谢意,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哈铁 国旅人却想得更深一些。帮一个寒门子弟继续学业,可能从此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这份情义往大了说,是一种恩德,一生一世都会被铭记。但就受助者当前境况而言,除了感激, 没有更多表达谢意的能力和方式。面对资助者,过分强调“感恩”,只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为了 避免给孩子们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哈铁国旅人选择了“见面不如鸿雁”。他们在信中鼓励孩子们 安心读书,把对某个人的感激化为对全社会的关爱。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怀! 那么,是不是就不要感恩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一个故事让人不能释怀。一位在山中 修路的农民工,为阻止一辆即将坠崖的大巴车受了重伤,等他在医院醒来时发现少了一条腿。面 对“后不后悔”的疑问,他陷入了苦闷:他救了一车人的性命,可在住院的日子里,那一车人没有 一个来探望过他。其实,哪怕只是一声“谢谢”,他也就无怨无悔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报”。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不论时代 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好的情操和品德永远鲜亮。一个让崇高坠地、爱心落空的社会是多么让人失 望啊!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我们需要倡导形成一种知辱明耻、互相关爱的社会 氛围,培育一种尊重奉献、褒扬崇高的价值追求。农民工兄弟未能从被他救了性命的人那里得到 应有的感恩回馈,那么社会就要把最高的礼赞献给他,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不能让他流血、流汗 又流泪。 每个人对这个社会都有一份责任,当我们更多关注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非他人对自己的; 常怀感恩之心,而不是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那么,爱心和感恩才能在全社会范 围形成大的互动,社会和谐也就大有希望。 4.有人认为,资助乃高尚之善举,不应求取回报,若附加任何感恩条件,就是“道德要挟”、 “道德绑架”,就是满足道德虚荣心的假仁假义。以“附加条件”的有无为标准,划分慈善的真伪, 这一简单做法陈义甚高,但实际可能徒增纷扰、于事无补。 有人做善事,不图回报,不事张扬,只是默默奉献,以此为乐。这无疑是纯粹而真诚的仁爱, 自然应当受到社会的称颂。不过,假如还有人在行善的同时要求受益人作出某种回应,是否就会 造成道德虚伪和慈善变质?恐怕未必。可以设想,如果慈善必须是不可附带任何条件的爱心付出, 那么那些附有一定条件的献爱心活动就会被当成假慈善,那些献爱心者就会被认作道德虚伪之人。 如此,奉献者就可能因为害怕“不道德”的恶名而缺乏动力去行善,长此以往,必定害及爱心的传 播。在广东,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被资助者必须签《道义契约》。契约要求,受助学生进入社会 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偿还助学金,并比照学生贷款支付利息,以帮助其他大学生。 令人欣喜的是,第一批受助学生毕业后,半个月里,即有 21 人偿还 16450 元。在襄樊这一案 例中,资助者和受助者事前未曾就“助学”活动约定条件,因而活动组织者取消受助资格的决定显 得有些突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次“助学”就是一场虚伪的“道德秀”。事实上,将“附加条件的 有无”看成道德问题,是道德上的一种“洁癖”。 2 5.去年,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师范生收到一封校长写的亲笔信。信中,校长叮嘱即将入学的免 费生“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 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 感恩这种情愫在社会情商体系中愈来愈珍贵了,以至有论者指出“感恩意识的匮乏成了一个 重要的社会问题”。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上述大学校长致函新生一事竟遭到包括网络舆论在内 的诸多质疑甚至指责,认为是“多余”、“多管闲事”等等。对此,有些学者认为,某些制度层面上 的不公,不该影响学生对父母、家人、老师应有的感恩情怀,也不能遮蔽一位校长督促学生回首 感恩的善意。 在感恩上,我们常常感叹世风日下今不如昔,也往往由此反思教育的弊端。诚然,在现行的 教育体制中,包括感恩在内的情商教育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甚至被严重地忽视着——高考以及就 业的压力,使得教育染上了愈来愈功利的色彩,由此而生的培养目标的嬗变,也让教育的功利性 渐渐向自利转变,学校过多地着眼于有利于自身需要的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罔顾其他。在这样的 背景下看华东师大校长这封“多余”或者“多管闲事”的亲笔信,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就算它只是 庞大的既有教育体制中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节点,出于对公序良俗构架的公共诉求,也应该将其 视为学校在学生情商教育上的意识觉醒和责任回归。希望这样的谆谆教诲能够多一些,形成一个 逐渐完善系统的学校情商教育体系,来救赎我们心中遗失太多的感恩情怀。更重要的是,这样一 种形式表露了感恩教育所必需的宽容和细节原则。很多时候,感恩是一种心灵独语,需要宽容的 平台和细节的积累来培植孕育。 6.2007 年 8 月 27 日《解放日报》载文:某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讲述了一个“沉痛教训”: 一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陷入贫困。学生身边的一群老师坚持每月给他三四百元资助,直到他毕 业。逢年过节,老师们还轮流请他来自己家吃饭。这们学生要毕业了,老师们筹划着开个欢送会。 谁知,他跟谁都没打招呼,收拾完行李独自离校了。失望之余,老师们反思:我们给贫困学生的 关爱中是否还缺失了哪一块?答案是:缺失了心灵扶助。 文章认为,初进校时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感到自卑、心态不平衡,人际交往不顺畅,他们需 要“润物无声”的心灵呵护。高校需要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鼓励贫困学生参加社团组织, 锻炼能力,获得自信。当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时,感恩意识与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贫困大学生无论接受国家还是民间资助,学校都要为他们搭建一个感恩与回报的平台,除了 对资助者表示感谢外,更重要的是在更大范围回报社会,使爱心得以“接力”。华东大学每年有 6 名学生接受一位老先生的捐助。学校除了开年会,让受助学生和老先生见面交流外,还组织学生 写学习和生活经历、感言,定期给老先生送去。通过这样的引导,感恩之心在学生心中悄悄扎根。 7.大连医科大学学生慕晓娟来自朝阳市朝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校期间,慕晓娟得到 了老师、同学及社会人士的很多帮助,感恩的她把每个人的每一份帮助深深记在心底,把自己的 爱心投向社会,这个山里孩子挺直了脊梁,开始了自立自强的生活旅程。一项项殊荣记录着慕晓 娟的感动与追求:现任年级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多

doc文档 2008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doc

资格考试 > 公务员类 > 国家公务员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双面君王2021-11-2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