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数学(文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选 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  x �R 3 x  2  0 2 B. (1,  ) 3 A. (�, 1)  , B   x �R ( x  1) ( x  3)  0  ,则 A I 2 C. ( ,3) 3 B =( ) D. (3, �) 【测量目标】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查方式】给出两个集合,求交集. 【参考答案】C � 2� 3�  x x   �,利用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可得 B  x x  3 或 x  1 【试题解析】 A  � �   ,画  出数轴易得 A I B  x x  3 . 2.在复平面内,复数 A. (1,3) 10i 对应的点坐标为 3i B. (3,1) C. (1,3) ( ) D. (3, 1 ) 【测量目标】复数的运算法则及复数的几何意义. 【考查方式】给出复数,求对应的点坐标.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1,3) ,故选 A. 10i 10i(3  i)   1  3i ,实部是 1,虚部是 3,对应复平面上的点为 3  i (3  i)(3  i) � 0 �x �2 �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D ,在区域 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 0 �x �2 � � 3.设 � 标原点的距离大于 2 的概率是 A. π 4 B. π2 2 ( π 6 C. D. ) 4π 4 【测量目标】判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几何概型. 【考查方式】给出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中点到直线距离的概率. 【参考答案】D � 0 �x �2 � �表示的区域表示正方形区 0 � x � 2 � � 【试题解析】题目中 � 域,而动点 D 可以存在的位置为正方形面积减去四分之一 的圆的面积部分,因此 1 2 �2π2  �2 4π ,故选 4 p  2 �2 4 D 执 行 如 图 所 示 的 程 序 框 图 , 输 出 的 S值 为 ) C.8 A. 2 B. 4 D. 16 4. (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图框. 【考查方式】给出程序图,求最后的输出值.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k  0, s  1 � k  1, s  1 � k  2, s  2 � k  3, s  8, 循环结束,输出的 S 为 8,故选 C. 1 1 2 5.函数 f ( x )  x 2  ( ) x 的零点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测量目标】导函数的定义与应用. 【考查方式】已知复合函数,求零点个数. 【参考答案】B ( ) 1 1 1 2 1 2 【试题解析】函数 f ( x )  x 2  ( ) x 的零点,即令 f ( x)  0 ,根据此题可得 x 2  ( ) x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可得交点只有一个,所以零点只有一个 故选答案 B .  6. 已知 an 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1  a2 �2a2 ( ) B. a12  a32 �2a22 C. 若则 a1  a2 ,则 a1  a3 �a2 D. 若 a3  a1 ,则 a4  a2 【测量目标】等比数列的公式与性质. 【考查方式】给出等比数列,判断选项中那些符合等比数列的性质.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当 a1  0, q  0 时,可知 a1  0, a3  0, a2  0, ,所以 A 选项错误;当 q  1 时, C 选项错误;当 q  0 时, a3  a2 � a3 q  a1q � a4  a2 ,与 D 选项矛盾。因此根 据均值定理可知 B 选项正确. 7.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8  6 5 B. 30  6 5 C. 56  12 5 ( ) D. 60  12 5 【测量目标】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 【考查方式】给出三棱锥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从所给的三视图可以得到该几何体为三棱锥,本题所求表面积为三棱锥四个 面 的 面 积 之 和 , 利 用 垂 直 关 系 和 三 角 形 面 积 公 式 , 可 得 : S底左 10, S后右=10,,, S =6 5 S =10 ,因此该几何体表面积 S  30+6 5 ,故选 B . 8. 某棵果树前 n 年得总产量 S n 与 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 m 年 的年平均产量最高, m 的值为 A. 5 B. 7 C. 9 ( D. 11 【测量目标】线性分布的特点与理解. 【考查方式】给出线性分布图,求总量最高 ) 时所对应的横坐标.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由图可知 6,7,8,9 这几年增长最快,选超过平均值,所以应该加入,因 此选 C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直线 y  x 被圆 x 2  ( y  2) 2  4 截得的弦长为 . 【测量目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考查方式】给出直线与圆的方程,求直线被圆所截的弦长. 【参考答案】 2 2 【 试题 解析 】将 题目 所给 的直 线与 圆的 图形 画出 ,半 弦长 为 d 2 12  (1) 2 l , 圆心 到直 线的 距离 2  2 , 以 及 圆 半 径 r  2构 成 了 一 个 直 角 三 角 形 , 因 此 2 l  r2  d 2  4  2  2 � l2  8 � l  2 2 . 2 10.已知  an  为等差数列, S n 为其前 n 项和.若 a1  1 , S 2  a3 ,则 a2  2 ; Sn  . 【测量目标】等差数列的公式与定义及前 n 项和. 【参考答案】 1 n(n  1) 4 1 1 ,所以 S n  n(n  1) 2 4 π 11. 在 △ ABC 中,若 a  3, b  3 , �A  ,则 �C 的大小为 3 【试题解析】因为 S 2  a3 ,所以 d  . 【测量目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运算. 【考查方式】给出两边长及其中一边所对应的角,求另一边的边长. 【参考答案】 π 2 【试题解析】 cos A  c a π b2  c 2  a 2 ,而 sin C  1 � C   � c  2 3 ,而 sin C sin A 2 2bc 12.已知函数 f ( x)  lg x ,若 f ( ab)  1 ,则 f ( a 2 )  f (b 2 )  . 【测量目标】复合函数的求解及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考查方式】给出复合函数,代入求值. 【参考答案】2 【试题解析】 Q f ( x)  lg x, f (ab)  1 , lg(ab)  1 , f ( a 2 )  f (b 2 )  lg a 2  lg b 2  2 lg(ab)  2 . uuur uuu r 13.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 是 AB 边上的动点,则 DE gCB 的值为 . 【测量目标】平面几何的理解与向量的运算法则. 【考查方式】给出正方形的边长及个点位置,求两向量的乘积. 【参考答案】1 uuur uuu r uuur uuur uuur uuur 【 试 题 解 析 】 根 据 平 面 向 量 的 点 乘 公 式 DE gCB  DE gDA  DE gDA cos  , 可 知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 r uuur 2 DE cos   DA , 因 此 DE gCB  DA  1 ; DE gDC  DE gDC cos   DE gcos  ,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而 DE cos  就是向量 DE 在 DC 边上的射影,要想让 DE gCD 最大,即让射影最大,此 r 时 E 点与 B 点重合,射影为 a ,所以长度为 1. 14.已知 f ( x)  m( x  2m)( x  m  3) , g ( x)  2 x  2 .若 x �R , f ( x )  0 或 g ( x)  0 ,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测量目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函数的求解. 【考查方式】给出带有未知数的两个函数,求函数小于零时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4,0) 【 试 题 解 析 】 首 先 看 g ( x)  2 x  2 没 有 参 数 , 从 g ( x)  2 x  2 入 手 , 显 然 x  1 时 , g ( x)  0 , x �1 时, g ( x) �0 ,而对 x �R , f ( x)  0 或 g ( x)  0 成立即可,故只要 x �1 时, f ( x)  0 (*)恒成立即可.当 m  0 时, f ( x)  0 ,不符合(*),所以舍去; 当 m  0 时,由 f ( x)  m( x  2m)( x  m  3)  0 得  m  3  x  2m ,并不对 x �1 成 立 , 舍 去 ; 当 m  0 时 , 由 f ( x)  m( x  2m)( x  m  3)  0 , 注 意 2m  0, x �1, 故 x  2m  0 ,所以 x  m  3  0 ,即 m  ( x  3) ,又 x �1 ,故 ( x  3) �(�,  4  ,所 以 m  4 ,又 m  0 ,故 m �(4, 0) ,综上, m 的取值范围是 (4, 0)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函数 f ( x)  (sin x  cos x)sin 2 x . sin x (1)求 f

doc文档 2012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教育频道 > 高中 > 高考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不哭了i2022-03-1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