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 课题 1.2 地球的公转 课型 新授课 第 几 课时 1 1.结合地球公转的视频,分析地球公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 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课时教 学目标 2.通过绘制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 3.结合现实中与地球公转相关的真实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球公 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 2. 3. 地球公转的特征 黄赤交角概念及其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地球仪演示 本节教材内容先介绍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公转轨道、方向、速度、 周期等,要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又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之后教材再分析地 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节教材设置了两个活动探究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思 考,自己动手,学会绘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图”,加 使用教材 深其理解。 的构想 在教学时要以帮助学生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主,认识地球的运动 规律。由于公转的地理意义基本与黄赤交角有关,因此教学时可结合图,把黄 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及影响做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要结合生活实际, 抓好应用,不可过深。光照图的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应着重训练。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导入】 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 西斯二世(约公元前 1304—公元前 1237)建造的大 型岩窟神庙。3 000 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 多学科的知识,把神庙设计成为一年中只有拉美西 斯二世生日(2 月 21 日)和登基日(10 月 21 日) 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 60 多米 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 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 思考: 1. 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秋分日至 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 2. 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 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 2 月 21 日和 10 月 21 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 持续很久? 【承转】如此奇观的产生是自然原因还是人类 的奇迹,带着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一】地球公转基本特征 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 1. 2. 3. 4. 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10 分 秒 3. (1)平均角速度= 360°/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59′/天。  (2)平均线速度约为 30 千米 / 秒 4.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 1. 2. 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公转速度 公转轨道: 【讲解】近日点与远日点 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叫作近日点, 距太阳 1.471 亿千米;离太阳最远的点叫作远日点, 距太阳 1.521 亿千米。每年 1 月初,地球经过近日 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 7 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 公转速度较慢。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 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 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活动】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 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 是 186 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 179 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设问】 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值隆 冬,天气偏冷;而地球经过远日点时,北半球大部 分地区正当盛夏,骄阳似火。这是真的吗? 逻辑上似乎说不通,正如寒冬向火,靠的近才 会暖和嘛!除距离因素外,是不是还受到了其他因 素的影响?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距离远日点较近,公 转速度较慢,冬半年距近日点较近,公转速 度快。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探究二】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 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称为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 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 26'。 黄赤交角与人们那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 相仿。人们形象地称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总结】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三角度: 指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注意: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 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探究三】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定义讲解】 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 高度角 )为 90 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 球面的交点。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讲解】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太 阳直射赤道。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太 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 23° 26 北半球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 23° 26' 【总结】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 26'之间的往返运动, 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纬 23°26‘称为北回 归线,南纬 23°26’称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 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 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 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 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答疑解惑】 1. 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秋分日至 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 2.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 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 2 月 21 日 和 10 月 21 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 1.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至春分日的天数 为 28 天,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为 28 天。 表明在一年中,这两天日出的方位是一致的。 2.不会 否会持续很久? 【拓展延伸】 《授时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 法 公元 1276 年,郭守敬主持编制新的历法。为 完成这项划时代的任务,郭守敬发明、创制许多当 时十分先进的测量仪器 其中,在古代浑天仪基础上简化、制造的简仪 是郭守敬发明的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其刻度精 细,比西方国家类似仪器早了 300 多年 利用这些仪器,郭守敬在全国设置 27 个观测台 站,开展大规模的观测活动 他主要进行了日影、北极星高度、春分秋分日 出日落时间等的测定;观测台站分布范围广,北至 64.5°N,南至 15°N,东至 128°E,西至 102° E 在掌握大量一手测量数据的基础上,郭守敬结 合历史记录中部分比较准确的数据,计算出一年的 长度是 365.2425 日 这个值与回归年 365.2422 日相差甚小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当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A.23°34' B.23°26’ C.36°26’ D.66°34' 堂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7~8 题。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D 位置时, (  ) 北半球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2020 年 10 月 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 A.A 和 B 之间B.B 和 C 之间 C.C 和 D 之间 D.D 和 A'之间 5.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达 标 检 测 (1)写出 a、b、c、d 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  ,c      ,d  ,b 。 (2)国庆节前后,地球公转到和 之间(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 。 (3)a、b、c、d 四个位置中,地球位于 公转速度最快。 位置时公转速度最慢,位于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位置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设计实验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公转),说明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 3.导学案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doc文档 1.2 地球公转 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帅的被狗咬2022-05-3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