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届高三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拔高突破卷(自然地理) 05 大气的热力作用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北半球某地某时段的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表示的是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则( ) A.甲形成阴雨天气 B.甲地气流上升,乙地下沉 C.甲气温比乙地高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 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 1 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 成下面小题。 2.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 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南亚地区 1 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冬季风强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 会释放约 4 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 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4.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 A. 升高,④增强 B. 升高,③增强 C. 降低,②增强 D. 降低,①增强 5.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 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 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 A.雾霾加剧 B.持续升温 C.大风降温 D.对流雨盛行 C.6 月 D.8 月 7.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 A.1 月 B.4 月 8.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这是由于该方法可以( ) A.增强地面反射 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土壤比热容 热岛强度指城区温度与郊区温度的差异程度,一般分为五级,每级温度相差 0.5℃,其中,一级最弱,五 级最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 越大,也引起了各地政府及市民的广泛关注。下表为 1987~2010 年武汉市城区面积、水域面积、植被覆盖 率、五级热岛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题。 城区面积 水域面积 植被覆盖率 五级热岛面积 (km2) (km2) (%) (km2) 1987 150 269 37.3 35 1994 250 257 28.9 68 2010 450 227 22.8 156 年份 9.武汉市热岛强度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城区面积扩大 B.水域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减小 D.五级热岛面积扩大 10.城市热岛增强可能导致城区内( ) A.能耗增加 B.降水增多 C.经济衰退 D.大气稳定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沥青路面、草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1.近地面大气温度低于沥青路面和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B. 地面增温增强了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D.近地面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 12.假如该日沥青路面和草地间存在热力环流,则此环流最为明显的时刻是( ) A.06:00 B.10:00 C.14:00 D.18:00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 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 13.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的逃逸 B.增强了①的反射 C.增强了③的强度 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 14.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15.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有 2 题,共计 40 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黄河三角洲上某盐碱地栽种葡萄,盐碱地的温度升高特别缓慢,而适合的气温和地温是葡萄解除冬眠,开 始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条件。3 月份农民将葡萄藤出土上架,灌水后用白色塑料薄膜搭建裙膜,有效促进了 春季葡萄生长。下图为裙膜覆盖示意图。 (1)说出搭建裙膜前灌水的原因。(6 分) (2)指出搭建裙膜的的作用。(6 分) (3)5 月中旬后裙膜会被农民彻底清除,请分析原因。(6 分) (4)有人提议用黑色塑料薄膜代替白色塑料薄膜,请你说出利弊。(6 分)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城市内淓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 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转化为地丧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城市中心区 675 270 337 68 郊外平原区 644.5 377.5 96 171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4 分) (3)列举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6 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分析】略 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答】 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可能减少,气温 可能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 (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 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 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 山脉冰川消融加剧,③、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 符合题意,排除 A、B、D。 故选 C。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南亚地区 1 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南亚地区的季风环流。 【解答】 南亚地区 1 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 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 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 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 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 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 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 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不是南亚地区 1 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大气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 气逆辐射。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 4 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 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 射作用①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臭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臭氧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臭氧可以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 成没有关系;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度 降低;臭氧总量减少,不会导致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6.【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 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中国的气象灾害。 【解答】 由材料“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 0℃的一条曲线”可知,霜冻主要是受冷锋或是冷高压影响,受冷 锋过境影响,会形成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 C 正确;冷锋过境,雾霾会被大风吹散,空气质量升高, A 错误;冷锋带来降温,B 错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水汽含量很少,且气温较低,对流雨不明显 , D 错误。故选 C。 7.【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图示时段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 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冷锋及寒潮天气。 【解答】 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再观察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 12 日至 14 日,霜冻线逐渐向南 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 15 日,霜冻线反而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 团势力增强,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就是春季,中纬度地区升温明显,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8.【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防御冻害的措施及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答】 水的比热容较大,灌水法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导致夜晚冷却较慢,气温较高,可以防止霜 冻对农作物的影响,D 正确;增强地面反射、削弱大气逆辐射都会使近地面

doc文档 05大气的热力作用-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拔高突破卷(自然地理)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牵手谱写未来2022-06-0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