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0 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特别提醒 (1)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气压状况而言的。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 直方向上气流则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3.常见形式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 1.形成原因 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① 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 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 ①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② 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 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 a、b、c、d 处所示)。 2.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 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 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 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 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 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 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 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 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7~8 月 D.10~11 月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 月 B.4~5 月 【答案】1.C 2.A 3.C 【解析】1.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 0-6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 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 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 差值最大接近 15 时,故 15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 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 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 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 错误。故选 C。 2.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 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 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 故选 A。 3.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 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 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 7~8 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 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 15 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 40 多度,故最可 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 7~8 月,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的结构(下图左)。近年来,我国某地出现了一种“阴 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为共享墙,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下图右)。据此 完成 1-2 题。 1.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享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信道,且在信道处装有风扇,加速空 气流通。据此推断,上下通道气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别为( ) A.通道 1 气流向北流,为乙棚增温 B.通道 1 气流向南流,为甲棚降温 C.通道 2 气流向北流,为乙棚降温 D.通道 2 气流向南流,为甲棚增温 2.相比于传统温室,“阴阳棚”温室( ) ① 土地利用率高②获取光照更多③保水能力减弱④效益大幅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示意华北地区某大学建立的电子控温试验温室。该温室顶部设置天窗;温室内设置内保温幕,外 置遮阳幕;南面安装风机,北面安装湿帘,用于夏季温室降温。通过在不同时间开启不同设备,调控温室 的室温。据此完成 3-4 题。 3.夏季风机开启时,该温室室内的空气( ) A.从北侧进入,从南侧流出 B.从南侧进入,从北侧流出 C.从南侧进入,从天窗流出 D.从天窗进入,从北侧流出 4.冬季,内保温幕在日落前就开启,主要是为了( ) A.削弱太阳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保温作用 D.减小温室内外温差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 60 米、直 径达 10 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 据此回答 5-6 题。 5.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6.“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 ) A.阴雨多风的夜晚 B.阴雨多风的白天 C.晴朗无风的白天 D.晴朗无风的夜晚 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 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 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左图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太行山东麓焚风 日分布图。据此完成 7-8 题。 7.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及焚风多发的季节是( ) A.东坡夏季 B.西坡夏季 C.东坡冬季 D.西坡冬季 8.太行山东麓焚风效应在一日内强弱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 A.夜间至上午弱,此时段谷风强 B.午后强,此时段山风强 C.夜间至上午强,焚风与山风叠加 D.午后弱,焚风与谷风叠加 在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的气象条件下,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平 原风。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 2013—2015 年观测到的秋季山地—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大小)和 风向日变化示意图,其中夜间以偏北风为主。据此完成 9-10 题。 9.就秋季平均而言,该城市( ) A.山地风风速整体大于平原风 B.山地风持续的时间比平原风短 C.平原风在 15 时左右风速最大 D.平原风在 10 时左右转为山地风 10.该城市位于山地的( ) A.南侧 B.东侧 C.西侧 D.北侧 金塔绿洲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积扇上,海拔 1200 米。金 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有一自动气象站,下图所示为该自动气象站所测近地层风向的日变化(用角度 表示风向时,北风是 0°,东风是 90°,南风是 180°,西风是 270°)。据此完成 11-13 题。 11.该荒漠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全天风向( ) A.呈顺时针方向变化 B.呈逆时针方向变化 C.保持不变 D.为西北风 12.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为( ) A.荒漠风 B.绿洲风 C.荒漠风与山风的叠加 D.绿洲风与谷风的叠加 13.绿洲风的风向最可能为( ) A.南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 气流强烈上升,常伴有雷电现象,且大气中杂质含量越大,雷电越强烈。世界上雷电现象最多的地方 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一年中有 290 多天有雷电,晚上雷电多发。下图为马拉开波湖及周边区域 示意图。读图,完成 14-16 题。 14.图中四地降水最少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5.马拉开波湖地区晚上雷电多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晚上湖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强烈 B.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C.山风及信风导致气流强烈上升 D.东北信风受地形影响,气流强烈上升 16.该地大气中杂质的出现可能是因为( ) ① 湖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导致大气污染②风沙活动较频繁,大量沙尘进入大气 ③ 区域内富集油田,排放出油田气④发展中国家,农业发达,颗粒物排放多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局地环流——山谷风。一 般日出及日落以后的 2~3 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刻。下图为湟水谷地某地段山谷风风 向频率及风速日变化。读图完成 17-19 题。 17.湟水谷地该地段谷风的主导风向是(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8.湟水谷地该地段的平均风速( ) A.正午最大 B.山风大于谷风 C.傍晚最低 D.谷风大于山风 19.该地是湟水谷地最典型的山谷风地段,主要原因是该地段( ) A.阴雨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小 B.植被覆盖多,摩擦阻力较大 C.地形起伏大,热力差异显著 D.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吕梁山北坡,海拔 2000 多米。泂穴开口向北,倾斜向上,呈“保龄球瓶”状。洞内 的冰最早形成于 300 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下图示意该冰洞剖面及景观。据此完成 20-21 题。 20.该冰洞洞内、外气流交换最频繁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C.形成时间更早 D.厚度更大 21.与陆地冰川相比,冰洞内的冰( ) A.温度更稳定 B.温度更低 天池位于天山山腰,其东南方向为常年积雪覆盖的博格达峰,天池

doc文档 考点10 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23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姐妹花2022-05-0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