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06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热度 ★☆☆☆☆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S、P 两类地震波的区别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S波 横波 较慢 固体 P波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特别提醒 两种地震波的特点 1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纵波),再感到左右摇晃(横波,破坏力最大)。 2 船只上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纵波)。 3 地震波穿过不同物质的界面处,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 4 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 (2)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C 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 界面——古登堡界面,S 地震波完全消失,P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3)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位置 圈层名称 C 以上部分 地壳 C、D 之间部分 地幔 D 以内部分(E 和 F) 地核 (4)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特别提醒 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 原、盆地的地壳薄。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① 范围: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 2 000~3 000 千米处。 ②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 ③ 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 流运动十分显著;天气变化最大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 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 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作用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臭氧层保护生物;利于航空飞行 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2)水圈 (3)生物圈 考向 地球的圈层结构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 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地壳 上地幔 地幔 特征 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 莫霍界面 平均 17 下地幔 陆地 33 km 处纵波 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和横波速度明显加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快 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 度、压力、密度增大 外核 地核 呈熔融状态(液态) 古登堡界面 2 900 内核 2 900 km 处纵波速 度突然下降,横波 消失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1.C 2.B 【解析】1.图中显示,①位于地面以上 12~55 千米间,应为大气圈的平流层,不是地壳,A 错。②位于陆 地表面至 33 千米处,应为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 错。③位于地表以 80~400 千米,应为软流层,C 对。④位于地下 2900 千米以下,即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不是下地幔,D 错。 2.①圈层为平流层,因含臭氧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 错误。②圈层 为地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33 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 正 确。③圈层为软流层,因高温可塑性强,但不都是液态,因此横波能够穿过,C 错误。④圈层为外核,横 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为液态,D 错误。 2021 年 5 月 22 日 2 时 4 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里氏 7.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7 公里, 该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 ) A.震源深度较浅 B.震级很低 D.④层 C.震中附近人口稀少 D.预报准确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读图,完成 3-4 题。 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C.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D.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 千米为( ) A.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C.海平面 D.软流层中部 2020 年 4 月 10 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再次喷发,导致大量火山灰向四周扩教。下图为地球圈层 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5-6 题。 5.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的污染是( ) A.土壤污染 B.海洋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6.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图中的地球圈层(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 7-8 题。 7.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壳 B.②—岩石圈 C.③—一地幔 D.④—软流层 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 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的抗震系数 下图示意横跨帕米尔高原主体、阿莱谷地、西天山、费尔干纳盆地等主要构造单元及对应的莫霍面分 布,据此完成 9-10 题。 9.图中地壳厚度最大处为( ) A.费尔干纳盆地 B.西天山 C.阿莱谷地 D.中帕米尔 10.图示剖面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垂直运动 B.地壳扩张运动 C.岩浆活动 D.地壳挤压运动 下图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 11-14 题。 11.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12.图中各圈层( )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14.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能源来源主要是(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 若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 15-16 题。 15.图中属于生物圈的是( ) A.a B.b C.c D.d 16.“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图中四个圈层哪些圈层相关( ) A.a B.ab C.abc D.abcd (2019 年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图 7 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第 1 题。 1.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2019 年海南卷)2019 年 2 月 19 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 8 588 米, 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 2—3 题。 2.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3.该钻井深达 8 500 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4.(2016 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考点冲关 【答案】1.A 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层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33 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当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远超 过 33 千米,而材料信息表明,发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里氏 7.4 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 17 千 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即图中①层,A 符合题意,排除 BCD。故选 A。 2.我国青藏高原因气候高寒,人口密度小,因此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应是震中附近人口 稀少,C 符合题意;震源深度越浅,往往对地表造成的破坏越大,因此震源深度较浅不是未造成人员伤亡 的原因,排除 A;此次地震的震级达到 7.4 级,属于大地震序列,因此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不是震 级很低,排除 B;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排除 D。故选 C。 【答案】3.B 4.A 【解析】3.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小, CD 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 正确,A 错误,故选 B。 4.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 因此地壳厚度为 0 干米的地方就是莫霍界面。A 正确,海平面作为海拔高度的起始点,岩石圈底部为岩石 圈的起始点,软流层中部处于地幔中,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 括地(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 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答案】5.C 6.B 【解析】5.题意表明,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其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C 符合题意; 火山灰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海洋污染,但不是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直接造成的,排除 AB;火山喷发有 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不会造成噪声污染,排除 D。故选 C。 6.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核、地幔和地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 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因此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图中的地球圈层 ②,B 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 【答案】7.A 8.A 【解析】7.根据图中地震波

doc文档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阿楚姑娘2022-06-2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