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百家饭 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 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 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 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 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 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 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 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 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 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 饭,不管家境如 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 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 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 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 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 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 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 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 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 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 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 家饭的人是越多越 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 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 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 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 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 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 了。 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 饭是为了( )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 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 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 C.总领全文 D.无关紧要,可删去 3.文中画“ ”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 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 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 中的原因不包括( )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 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 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 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有的 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 以保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味 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 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 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 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 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 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爆竹声中一岁除”,随着烟味越来越浓, 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 酒香味。亲朋妤友利用过年时节欢聚一堂,喝酒庆祝,到处酒香飘 逸。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蒸馒头味。毎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 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 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 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 头。 饺子味。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 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 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 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再加上此起彼 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 实了,心里有底了。 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在家乡,直到今 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 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 趣。 尽管城里的年味各种各样,别具特色,但我总还是想念家乡的年 味。 1.文中的“年味”指的是 2.本文运用( A.分一总 ,代表 。 )的结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家乡年味的喜爱。 B.总一分一总 C.总一分 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到了想念家乡的年味,这样显得重复。 B.文中第 1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年味的喜爱之情。 C.本文详略安排得当。详细写了过年的硝烟味、饺子味,略写了酒香 味、蒸馒头味、墨香味。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5.作者认为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藏在拐杖里的爱 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 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祥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动自如,必须 拄着拐杖走路。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 收敛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 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 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 父亲心中的失意。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感到 颇为惊讶。心想,或许因为父亲是 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 原因吧。 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 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 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这才悠 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 岁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在黄昏的夕阳中散步,跟你平静地 说说话。其实腿早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我 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 之间哪还有爱情可言,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第二天,母亲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 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 带笑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固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中“如此细心”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拐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D 5.示例:我认为这样的传统习俗应当加以保护。因为地方的传统习 俗包含了当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 传统习俗,也是対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1.硝烟味、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墨香味 热闹喜庆 2.B3.B 4.照应开头 5.示例:我认为现在的年味没有变淡。虽然现在过年不再放鞭炮,但大 多数的习俗还保留着,而且现在的过年方式更多样,发祝福短信、发红 包等也是表达祝福和增进情感的一种方式。 (三)1.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 失意: 不得志,不如意。 2.“如此细心”是指母亲照顾父亲这件事。 3.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因为这根拐杖使吵了几十年的夫妻在温馨美好 的夕阳中,又互相 搀扶着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 5.“拐杖”在文中起线索作用。

doc文档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教育频道 > 小学 > 语文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他姓梁我心凉2022-04-0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