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环流(一)教学设计 设定 学习 目标 准 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教科书 (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这节主要内容:热力 环流的形成原理,能解释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热力 环流是指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的最 简单的形式,这节课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最后一节内容,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让学生更 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分析】: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都已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初中 学习的气压,等压面的概念、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物理中学 习的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以及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这 些知识是学习这节课的基础,而且由于学生的空间感不强,尤其 是女生的空间概念不清,因此,加大了学生本节课的难度。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大气运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 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 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 唯物观。 区域认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 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综合思维:结合生活中热气球、烧柴火烟尘飞舞等现象, 能够自己推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学生在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后,收集相 关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能够解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运 用适当的手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体 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内容(内容提示)】: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核心问题】: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实践观察,对自然界的地 理事物认识较抽象,肤浅。 【教学方法】:表述、画示意图、问题情境教学、交流讨论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示意图认识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其形成过程,掌握热力环 流过程中的气压变化情况 2、在掌握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解析生活当中一些现象的 成因,并画出示意图 3、通过学习感慨大自然的力量,提高对环境保护和关爱意识、拓展 胸怀。 确定 表现性评价:(1)学生上黑板板画,打分点评。 恰当 (2)语言表扬、动作赞赏。 评估 办法 规划 引入:相传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 学 习 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老翁烧炭 过程 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炭老翁到县衙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 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饭。县太爷感到很茫然,此案“元芳,你怎 么看?” 板画: 转承:两位老汉都能够闻到对方的味道,其实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导 致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空气是怎么运动的,然后再看看 能不能成功破案。 新课过程: 概念介绍: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叫做热力环流,热力环流 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教师:这里有一个词“地面冷热不均”,听着很玄乎,到底是什么意 思呢?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ppt 展示)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讲解下垫面性质不同带来的的影响,与受 热不均相联系 (1) 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 简单回顾、介绍气压(水平、垂直两个方向来看)和等压面的知识 (为后面热力环流气压变化铺垫) 教师提问:能不能总结一下等压面在受热均匀情况下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等压面越往高空气压值越低。 (2)地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 学生活动一:在黑板上试着画一下空气的流动情况(边引导边画) 教师引导:红色小圆模拟空气分子,当 A 处空气受热膨胀,这里的 空气分子应该怎么运动? 学生回答:空气分子上升 老师追问:B、C 上空的空气分子又是怎样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收缩下沉 老师提问:当空气分子这样运动以后,结合我们已经学过的气压的 知识,大家觉得在同一高度(从整体到局部)上,气压的分布情况 是怎样的?(从地面、高空两个空间解析) 学生回答:高空两侧是低压中间是高压,地面中间是低压,两侧是 高压 学生在黑板示意图上写下高压和低压 老师提问:水平方向上气压的高低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学生回答:气流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学生完成示意图 总结分析: 拓展:A、B、C 三点当中哪一点容易形成降水 承转:我们已经分析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当中气流的 流动会带来气压的变化 学生活动二:气压变化情况的探究,画出等压面变化后的情况 活动过程:1、假设一个分子代表 5 hPa 的大气压,写出空气分子 运动后,A、B、C 三点对应的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数值,并画出气 流运动的方向。 2、在下图中找出空气分子 发生垂直运动后 A、B、C 三点对应的 近地面 1000 hPa 和高空 850 hPa 的位置,并用 标出。 3、画出受热不均时的等压面,总结等压面的分布特点 1、“高高低低”凸向高处为高压,凹向低处为低压 2、近地面和高空相对称 小结: 学 习 根据核心任务设计评估量表 小结 与反 等第 1 A 思 要求 能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简单的热力环流及其 特点,并简单描述其形成原因 2 B 能在特定的情境中,简单的描述并分析热力环 流现象和特点,并阐明形成过程 3 C 能在复杂的情境中,说明热力环流与人类活动 相互影响。 4 D 能在现实自然情境中,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 分析热力环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 反思 (有 则写 无则 不 写)

doc文档 3.3.2热力环流(一) 教案—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教育频道 > 高中 > 地理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最好的结局2022-03-1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